兴化校果村“以渔养水” 呵护水环境

来源: 时间:2020-08-26 点击数:

  连日来,兴化市陈堡镇校果村庄西河西岸,一台挖掘机正在生态护坡作业。“西河岸护坡工程费约9000元,由村里从河道养殖承包上缴金中支出。”校果村党支部书记、村总河长王友华说,将河道承包给养殖户养鱼,不仅管护了水环境,村里还获得承包金,较好实现了以渔养水。

校果村四周环水,庄内河流纵横,形成了9条河道、700多亩水面。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河道存在两大顽疾,其一是河面上的水花生、水上漂浮物,其二是水体富营养化。为治理水花生,村里采取外设卡口拦截,内打捞的方法。可是水花生仍然滋生,每年花费的拦网、打捞费七八万元,却不能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

如何既管好水生植物,又护好水质?2018年河长制实施后,王友华积极探索水环境长效管护,提出将河面发包养殖,由养殖户兼管水环境的工作路径。“因为鱼既可以吃食滋生的水生植物,又可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王友华说。于是,村里面向村民发包,最终孙维章等四名村民联合承包,按年亩租金100元上缴村集体,每年结算。村里同时约定,必须实施生态养殖模式,养殖青鱼、草鱼、链鱼、鳙鱼等鱼种,承包人同时负责承包水面的水环境管护,保持河面无水生植物集聚、无漂浮物。

“投喂的都是玉米、小麦、菜籽饼之类的谷物饲料,鱼苗放得也很稀,这样既使鱼得到较快生长,又能保持很好的水质。”811日午饭后,正在巡河的养殖承包人孙维章,正用网兜清除水面漂浮物。他告诉记者,他们养的鱼投喂少,也从不用药,所以价格比其他养殖鱼类高出不少。

“养殖户为水环境管护作了不小贡献。”王友华说,他们每年上缴的7万多元水面承包金,村里都用在外河拦截设卡、河道清淤护坡、打造河岸环境上。“校果村河道管护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管什么时候检查,始终保持水清流畅。”陈堡镇水务站站长唐新华说。

除了养殖户管护水环境,王友华还带领村干部每人负责1个拦截卡口,联保12条河道,每二三天巡查一次,并记录巡河日记,对水生植物、漂浮物等及时处置。

为彰显河道风景,村里还对220多条废弃、闲置农杂船实施征收、破碎处置。据介绍,下一步,该村将运用养殖承包金加强河岸治理,进一步打造滨河风光。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