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平明镇:加大重点项目突破力度 再启高质发展新征程

来源: 时间:2020-09-03 点击数:

2020 年,平明镇紧紧围绕县委“高质发展勇争先、后发先至求跨越,奋力建设‘强富美高’幸福东海”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财税、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外资外贸等经济指标全部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下半年,平明镇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瞄准更高目标,全力打造全国石英产业第一镇、全国稻米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稻米油生产基地、全国一流的天然植物提取物生产基地,奋力开启平明经济社会高质发展新征程。

以产业集中区为主支撑,打造苏北一流工业强镇。一是产业集中区高标准定位。作为全县八大乡镇产业集中区之一,平明镇产业集中区形成了以“硅产业、生物医药研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三大产业布局,区内入驻内外资企业 28 家,其中资产过 120 亿元 1 家,过 20 亿元 1 家,上海主板上市公司 1 家,拟 9 月初报上海主板上市公司 1 家,力争三年内再培育 1 家上海科创板上市公司,未来将形成以 3 家上市企业为龙头引领平明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二是产业项目高质量推进。加快推进总投资 15.6 亿元太平洋二期、总投资 12.8 亿元得乐康三期、投资 4.2亿元石英砂深加工、投资 3500 万美元梦兴诺农副产品深加工等 13个过亿元重点项目,力争年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6 亿元,有效工业投资 18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 16%以上,实际利用外资700 万美元,进出口总额 5000 万美元。三是产业招商高效率开展。新时代招商引资唯有思路谋创新、过程求突破,项目招引才能更好更快落地。平明镇坚持由眼睛往外向培育本土企业转变,坚持由求新求大向盘活闲置资源、以商引商转变,坚持由拼政策优惠向诚信招商转变,在落实好全县招商引资“双十条”、“双三十条”等政策的基础上,每年拿出 300 余万元用于奖励落地企业及纳税大户,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诚信和温暖,增添广大东海在外及本土企业家的投资信心。上半年,该镇克服疫情影响新签约过亿元项目 7 个、过10 亿元项目 1 个,其中 4 个已转开工;在谈项目 12 个,其中3个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以味稻小镇为主引擎,打造全国稻米产业基地。一是打造味稻小镇。依托袁隆平、张洪程院士工作站平明试验示范基地项目,积极开展“万企联万村”共建活动,加强与江苏农垦集团、市工投公司、南通市、镇江市等共建单位的合作,加快推进“东海大米,味稻平明”建设。充分利用优越的交通位置、天然的自然条件,依托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工作,打造印象平明现代农业博览园,擦亮现代休闲乡村游靓丽名片。二是打造全国稻米产业基地。突破传统农业发展瓶颈,向基础农业要科技含量、要高附加值,充分挖掘平明大米中谷维素、糠甾醇等微量元素比外地大米含量高等优势,加快推进平明大米品牌走向全国,打造全国优质大米基地。三是打造全国最大的稻米油生产基地。积极扶持得乐康、梦兴诺、天谷米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全国最大的得乐康 6 万吨精炼稻米油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农业全产业链,将农业产业链条拓展至深加工等中下游高附加值区域,真正把利润留在平明、留给百姓。

以人居环境为主抓手,打造生态宜居美丽的幸福平明。一是抓好农房集中居住。年内力争实现上房新型社区基本具备入住条件,山前新型社区完成主体施工,全镇改善农民住房条件400户。二是狠抓村庄环境整治。高质量建设城管、控违、保洁三支队伍,高标准开展垃圾清运、河道管护、厕所革命、污水处理、 绿化养护、高速沿线治理六大行动,全面刷新平明形象。三是开展公共空间治理。在已完成 1500 万元收入的基础上,年内再清理500万,提高各村经营性收入,弘扬社会正气。四是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完成秸秆一体化翻耕播种和秸秆统一收储离田 10 万亩,与农发集团合作整村流转 3 个村,配合环保、水务等部门做好农田回归水的调度,今年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以作风建设为总要求,锻造执行强、效率高的干部队伍。旗帜鲜明讲政治、一心一意谋发展,深入“五比一看”活动,真正让“严起来、快起来、实起来”强作风、“爱岗位、爱百姓、爱东海”扬正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以工作实绩作为衡量能力水平和检验工作作风的标准,对存在慵懒散现象、拆违工作几乎停滞的建管所 15 名人员全部撤换;在疫情防控期间,因疫情防控不力等原因,撤换 2 名村支书、2 名村会计,一个村全体干部统一下课;对公共空间治理中不担当、无实绩的 3 个村支书进行撤换,用浩然正气打造善战、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