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东陈镇山河社区:“三步走”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秋日里,漫步于东陈镇山河社区,道路整洁,花木扶疏,农宅错落有致,田野生机盎然,一派美丽乡村图景。近年来,该社区找准方向,理清思路,从环境、乡风、产业等方面着手,奏响发展“强音”,乡村发生了喜人变化。
旧貌换新颜,宜居画中来
近年来,山河社区先后投资修建了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建了4500平方米的广场,建起了百姓大舞台和易俗堂。开发建设了新型农民居住区。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硬件环境,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让居民住得舒心和安心,社区多方筹资,对辖区内村级道路进行提档升级、对危桥进行重新修建。并投入18万元对村域内的5条河道进行清淤整治,护坡绿化,使昔日污水河重现碧波。
群众唱主角,涵养好乡风
“硬件环境得到提升后,我们第二步就是要让‘山河人’对山河有家的归属感,使得人人都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山河社区负责同志介绍。
这几年,山河社区持续开展“最美庭院”“最美路段”“最靓河道”评比活动,通过新风文明积分墙进行公示,评比结果作为年度文明家庭评定的重要依据。
自评比活动开展以来,不少村民主动当起“监督员”和“宣传员”,哪户门前不整洁、哪户乱抛杂物,都有邻居及时劝导。“只要有一户不整洁,就会影响到整个路段的评比、整条居住河的评比。”居民张小兰说。
该社区还组建了一支“文明使者”志愿服务队,由村里五老人员自发加入,到居民集中居住区、居住河、宅前屋后等区域集中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河社区变得越来越整洁优美。
产业助发展,激发新活力
“‘美丽乡村’建设,不只要改善村容村貌,还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能够留得住人,引得进人。”社区负责同志表示,通过聚力产业发展,如今的山河底气更足了。
山河社区通过土地流转,已发展规模化种植面积2000多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80%,土地产出率大大提升。这里引进的无花果、紫桃、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销量连年提升,种植基地不断扩大,还带动了采摘经济的发展。
目前,该社区已建立特色家庭农场4家、农业规模化经营企业3家,并投资300万元成立了集生产、加工、仓储、劳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服务合作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优质服务。
抢抓大交通布局的机遇,依托临近沈海高速道口的优势,着力发展“道口”经济,依靠355省道发展沿路经济带,确立了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的思路,山河社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