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滨湖在“极限之境”迈上产业发展新路

来源: 时间:2020-12-14 点击数:

 

 这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迅猛,不仅在射频芯片、航空航天、信息安全三大门类走出国内的代表性企业,更在上半年实现逆势增长,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55%。这里,生物医药企业集聚,生命健康产业经济总量达近百亿元。这里,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业内近千家企业年产影视剧1200多部,年产值达65亿元,实现税收6.4亿元。 

  在迈向小康的路上,无锡滨湖新兴产业发展成绩喜人,在有限空间加快做强无限产业的步伐,滨湖从发展新兴产业破题,为高质量发展标杆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困境之中,产业结构加速优化

  受经济大气候、特定时期发展导向以及资源等影响,同时伴随城市化步伐加快,加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粗放式生产和生活方式等人为因素,滨湖实体产业面临增长空间受限”“信心提振乏力”“经营压力不减等困境。 

  与周边的锡山、惠山等相比,滨湖陆地面积占比小很多。可供工业建设的存量土地少之又少,而工业用地最低保护价远高于锡山区、惠山区。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滨湖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上山林、环太湖开发受限土地,加剧滨湖区工业可用土地稀缺。此外,滨湖大部分工业企业的产品处于代加工、设计加工、加工装配的制造环节,受上游企业影响大,向纵深延长产业链条的能力相对较弱。 

  困境中,无锡滨湖产业结构加速脱胎换骨迫在眉睫。产业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依托。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滨湖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滨湖不断细化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在红线内划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通过对一批新兴产业的精准扶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如今,一个个专业发展园区在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蠡园经济开发区、无锡山水城等地相继设立,随之而来的是一批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强、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企业落户滨湖。 

  政策加码,产业转型破局开路

  2019年,《滨湖区关于加快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出炉,从支持企业引进落地、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引来2020年无锡首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113日,总投资50亿元的健适医疗无锡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马山顺利奠基。该集团董事长兼CEO王欣表示,滨湖抓准新兴产业自有发展特性,按企业和市场需求不断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为企业创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志翰,他说:此前发布的《滨湖区加快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政策》不仅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带来福音,还为芯片集成、配套服务等领域的相关企业扎根滨湖带去信心。”2019年,该公司成为滨湖首个集成电路上市企业,当年实现营收15亿元,净利润近5亿元,目前市值已超600亿元。 

  在滨湖,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不仅仅是卓胜微一枝独秀,《滨湖区加快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政策》发布以来新招引的相关企业,已有18家成功申报项目启动扶持,共获5318万元扶持资金。同时,滨湖设立了总规模达20亿元的区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基金,以招、投、扶形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另一片新蓝海,以数字影视为龙头的滨湖数字文化产业正在破浪前行。2007年夏天,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当时无锡最大的轧钢厂——雪浪初轧厂整体搬迁。十多年后,从轧钢厂到梦工厂,是滨湖对文化拉动产业升级的迫切愿望。开园以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以数字电影拍摄为主导,以数字后期制作为支撑,着力打造覆盖全产业链上下游的现代电影工业体系。目前,园区已集聚博纳影业、诺华视创、天工异彩等知名影业公司和制作企业近千家,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近100亿元,已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重要一极、全省影视产业的发展龙头。 

  今年年初,《关于加快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发展的政策意见》开始实施,这项持续5年的政策将为滨湖建成国内最大的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国际知名的电影拍摄制作基地、国家级的影视版权交易平台助力。

  厚植沃土,产业培育多措并举

  保持新兴产业“C”位领跑位置,必须深耕发展土壤,扩大产业优势,凝聚创新优势。 

  领前行,2019年以来,滨湖聘请在业界拥有较高名望、权威和声誉的社会精英、领军人士作为滨湖城市发展顾问,以前瞻眼光和国际视野为滨湖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区释疑解惑,为新兴产业发展指点迷津,为企业量身定制发展策略。 

  在完善生态方面,滨湖帮助现有产业在细分领域挖掘特色,一揽子产业培育举措喷薄而出。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区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协同融合、一体化推进,建立区镇联动的问题督办机制,同时整合形成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企业库。此外,按产业类别逐步开展空间整合,构建企业入驻政策指导服务机制。上个月,涵盖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信息技术、影视文化、先进制造等高端产业领域的37个产业项目在滨湖签约,总投资超388亿元。随着中国移动长三角(无锡马山)数据中心、中教云数智中国平台、悦享新经济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高质量项目的到来,滨湖的新兴产业基础将更加坚实雄厚、创新动力将更加强劲澎湃。 

  以策聚才,自2017年以来,滨湖投入1500万元专项资金,制定滨湖之光人才引育实施意见,并在去年将专项资金提高到2200万元,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在单项产业政策中,滨湖区创新设置个性化的产业人才政策,扩大政策支持的覆盖面,初步形成滨湖之光1+N”政策体系。近三年,累计有178滨湖之光各类人才获得拨付资助3400多万元。今年,滨湖30重磅硬核举措出炉,按照不低于1亿元的要求加大人才经费投入,将专项资金再次提升到了3000万元。随之而来,我们看到在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等众多特色产业园区,以产业汇聚带来人才集聚,人才集聚加速产业集聚的良好循环已明显见效。药明生物近两年招录的1600余名新员工中,有68名博士,531名硕士。在高端人才加持下,公司市值已超2000亿元,不仅吸引了产业链上众多企业,更带动滨湖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