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 携手共进心相连——灌南农村危房改造生动实践

来源: 时间:2020-12-28 点击数:

在脱贫攻坚、共奔小康的生动实践中,人居环境、住房安全始终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何保障人民群众住房安全成了摆在所有基层干部面前的难题。“安”得广厦千万间,灌南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去年我家的危房进行了翻建,现在住上了两间瓦房,每个月我还能领到低保,现在我不愁吃、不愁穿,下雨刮风也不担心,感谢党的好政策!”北陈集镇海防村67岁老人李新兰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

2016年以来,灌南县积极探索农村危房改造的方法和思路,不断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全面实现了“四类人员”住房安全保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县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潘龙飞表示,危房改造是实现困难群体的“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民生,关系脱贫攻坚战,关系实现小康的成色,必须全面实现困难群体的住房安全保障。“十三五”以来,灌南县坚持以建档立卡户、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户“四类人群”为重点,围绕实现“不让一人住危房”的目标,采取灵活的危改政策,通过原址翻建;拆除危房,结合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建设保障周转房;拆除危房,投亲靠友;分散供养五保户进行集中供养;利用闲置公房,安置危改户等多种方式让每一户都能穿上合脚的“鞋子”。

在危房改造过程中,灌南县采取全面地毯式排查,摸清底数,真正做到村村到场、户户必到。同时通过县扶贫办、民政局进行身份核查,严把入口关,切实做到精准精细、应纳尽纳。“我们很多同事努力克服多方面困难,常常加班忘记吃饭的时间,有的家人生病住院都没时间照顾。”县危房改善相关负责人李中勤告诉记者。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灌南县在施工中坚持严格落实质量监管责任,对所有危改户在施工过程中的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巡查,要求各镇严格执行“五主体四到场”工作制度,确保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程经得起时间、历史的检验。为保证质量,县住建局联合县人社局举办工匠培训班,对150名从事农房施工的工匠进行培训,获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让老百姓住上“安全房”。与此同时,灌南县督查部门在发现质量达不到要求的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并实行不达标不验收不拨款,对偷工减料、违规建设,造成建筑质量安全隐患的,依法依规从严查处,确保贫困户住上“放心房”。现在全县已经建立了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对因自然灾害等原因产生的新增危房,建立了动态上报及监控系统,及时保障困难群体住房安全。

安得广厦千万间。安全的地方才是家,这是每一位搬进新居困难群众的心声。截止目前,“十三五”期间灌南县共完成1954户危房改造,使全县所有的“四类人群”的住房安全都得到了保障,让困难群众切实搬出“忧心房”,住进了“舒心房”,有效提振了全县困难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