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老”居民过上“新”生活
日前,走进名都花苑小区,干净整洁的楼道、停放整齐的车辆,令人眼前一亮。原本绿化带里的小菜园没有了,随意乱倒的垃圾不见了踪影。说起这些喜人的变化,小区业主杨敏竖起大拇指说:“过去小区脏乱差,绿化带里都是菜地,楼前楼后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飞线’,现在不仅环境好了,停车位、健身区也都有了,居民们甚是高兴。”
名都花苑小区的变化,只是东海县诸多改造后小区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东海县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72个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实施了小区雨污分流,硬化黑化路面,出新内外墙等14项改造内容,极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方便了百姓出行、提升了小区形象,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实惠。
老旧小区是城市管理的难点,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为此,东海县直面难点、堵点,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去推进,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县226个老旧小区全部实施改造,为民生提质,为幸福加码。“改造中,我们以解决群众急需急盼为重点,列出72个老旧小区作为第一年改造任务。”县委书记高美峰说,“力争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质,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
晶华新邨小区于1998年建成,现有住户408户,面积4.1万平方米,设施存在老化,道路坑洼不平,排水管道时常堵塞,下雨天路上积水有时漫到路面,住户苦不堪言。承担改造任务的县城投集团围绕现有设施,并尊重民意,先后新建停车位95个,改造出新停车位140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同时,在小区中心广场新建了景观廊架,增添一处健身游园,方便居民日常锻炼。除此之外,还新建混凝土路面步行道路 1500平方米,新增路灯27盏,绘制600平方米文化墙,增设微型消防站11座等。随着一系列工程的实施,老旧小区在升级改造中也逐渐焕发出新的光彩。
打造集健康、卫生、宜居、生态、文明社区为一体是此次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针对老旧小区存在“飞线”多、私搭乱建多、乱堆乱放多、小广告多等“通病”,东海县则采取“住建局+公安+城管+志愿服务”实施专项治理。同时动员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所有老旧小区进行联动共建。截至11月底,东海县72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全部竣工,累计黑化道路8200余米,疏通地下排水管网6300余米,新建下水道4600余米,施划停车位3200余个,规整弱电飞线8700余处,新增微型消防站300余个、充电桩500余组,惠及居民1.15万户,受益人口4.13万人。改造中,居民、业主先后自发赠送给建设单位锦旗12面,感谢信3封。
“以前小区没有物业,外人随意进出,车辆乱停,安全问题很让人担忧。现在通过街道和社区动员,我们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并选聘了物业公司进驻小区,门口安了道闸,也有专人值守,安全感明显提升。”居住在晶城大院的居民刘宜华面对改造后小区,尤为满意。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东海县还对一些“无管失管”的小区,通过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来补齐物业管理服务短板、将小区化零为整打包交给由物业公司管理、搭建居民自治共治平台等方式,探索老旧区长效管理办法。“通过动员和发动共有38个小区完成业主委员选举工作,5个小区选聘了物业公司进驻,10个小区完善自治管理。”牛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军说。
改善人居环境,刷新城市颜值。下一步,东海县还将做到改造与整治并举、建设与管理同步,不仅在完善基础配套、提升卫生环境等“硬件”方面上下功夫,还将在配置医疗教育、提升养老服务等“软件”指标上出水平,不断强化社区在城市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激活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真正通过老旧小区的有机更新,实现新老城区同步、均衡、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品质、城市建管、城市形象再上新台阶。
“明年我们将继续把群众的需求和满意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手再推进80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质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面对明年怎么干,县住建局局长孙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