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涟水: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唐集镇丰河村,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以前我们这里全是很窄的砂石路,坑坑洼洼,一碰上下雨天非常难走。现在村里的路基本都硬化了,路平了,也宽了,出行非常便利。”当地村民们说起近几年乡村道路的变化,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农村公路是服务农村发展的基础性设施。近年来,涟水县强化组织领导,抢抓政策机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涟水县累计投资 5.2 亿元,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347公里、危桥改造94座,实现了农村公路的更新换代,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扮靓“田园乡村”
“农村公路不仅是一条路,也是乡村振兴的纽带。”涟水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张俊说。“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列入乡村振兴重要内容,县交通部门以完善道路基础设施、提升品质为抓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自然生态、风土人情、传统文化融入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之中。通过重新罩面、新建边沟、新设护栏,进行绿化景观大提升。积极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做到公路与沿线周边乡村风貌、田园风光、农业园区充分融合,全力打造涟水“醉美农路、留涟往返”品牌。
乡村因路而美。2020年7月,乡村道路环境大为改观的成集镇条河社区被授予“江苏省特色田园小区”称号,成为淮安市第一家获此殊荣的新型农村社区。高沟镇周码村、红窑镇李庄村、黄营镇朱桥村等完成道路提档升级,路容路貌焕然一新……这些村从曾经的“深藏闺中无人识”到现在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四通八达的“四好农村路”功不可没。“四好农村路”已成为涟水创建特色田园乡村的亮点,让当地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带动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涟水大力整治公路路域环境,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垃圾和非公路标志,实施田路、宅路分家,全力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与此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严格建设标准,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落实镇街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考核机制以及以市场化为主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机制,实现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也为全县营商环境的优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激发乡村活力
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红窑镇、梁岔镇、五港镇等地建立芦笋推广示范基地,涟水优质食味稻米、特色水产、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入园道路的修建,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成为拓展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类经营主体踊跃投入到园区建设和产业富民项目建设中来,形成了“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基地+村集体+农户”的良性互动模式。
如果说“四好农村路”建设是涟水县实施乡村振兴发展的一张金名片,那么依托“四好农村路”而建成的农村物流点,则是促进涟水农村物流发展的关键。通过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目前,涟水县已改造和提升300余个村级物流点,基本实现农村物流网点全覆盖。一条条农村公路,连接了超市、电商、快递,发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惠及更多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