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湖东:“小杠杆”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来源: 时间:2021-01-12 点击数:

近年来,随着城市社区快速发展,社区如何做好党员群众服务工作,如何整合辖区各领域党建资源,如何抓好城市基层治理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大课题。

为此,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湖东玲珑湾社区党支部坚持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始终把提升组织力贯穿于基层党建、社区治理的全过程,推行“党委+行动支部”模式,努力构建以社区党员为主体、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为中心、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社区党建服务阵地,形成党委牵头抓总、各类组织协同、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以党员工作是“一颗棋子”,激活社区党组织作用发挥“一盘棋”,撬动实现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大效益,逐步探索出具有玲珑湾特色的城市基层党建之路。

聚焦平台 让“红色引擎”更牢固

玲珑湾社区是一个国际化、多元化的新型移民社区,常住居民18000余人,其中,“新苏州人”占比达70%以上。目前,社区直管党员有146人,流动党员67人,在职党员143人。玲珑湾社区党委推行“党委+行动支部”模式,将社区已成立的43个不同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并依托这四大理事会成立功能型党支部,支部书记和理事长实现一肩挑,让支部真正行动起来,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发挥支部主体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督促社区党员干部自身先进性和进步性。玲珑湾社区党委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作为重点,强化“四个意识”,以深化“两学一做”为抓手,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员微信群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党员教育学习活动。以党建工作为核心,积极推行“五线”党建工作模式,以“弹好五线谱,奏响和谐曲”为宗旨,着力建设“指挥员”型党委,把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发展型的“能力补给站”,着力提升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需求为本 让“治理细胞”更完善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部分和重要基础。为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服务管理工作,玲珑湾社区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着力解决社区党组织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保障等问题。以打造“乐龄红夕阳”品牌为抓手,通过实施“123456”工作法,搭建多元平台,让先锋党员“亮职责”,推进开展了“四个带头”活动,使得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效果更加显著。

多元联动 让“五星为民”更显著

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为民服务质量,玲珑湾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通过“一个原则”、“两个机制”、“三个融合”、“四个共享”提升为民服务质量。2020年7月,玲珑湾社区荣获苏州市五星党组织荣誉称号。社区党委秉承为民服务原则,做到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设立服务品牌,组建政治意识强、思想作风正、服务意识好、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志愿队伍。同时加强党群双向联系,密切联系群众,发挥党群活动中心功能。设立社情民意工作点解决与居民息息相关的物业、环保等事件,并组织举办了“听党史 感党恩”“党员讲师团”“ 青春自护 暑期安全”等活动,做到双向联系,互惠互利。从思想感情、资源力量、方式手段等方面,推动社区党员与群众的高度融合,以融合强根基、促发展,以融合增和谐、添活力。通过设立“玲珑议事厅”“支部理事会”定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员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领导与带动作用。玲珑湾支部带头形成党建工作“两张网”,一张是基层组织这个有形之网,一张是互联网这个无形之网,坚持把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推动党组织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通过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实现信息共享。牢固树立大党建理念,整合党建资源,以工作统筹促资源整合,以资源共享促力量融合,把党员与群众拧成“一股绳”,参与社区治理,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社区党委整合辖区单位阵地,通过打造党群活动中心,做到党群共建、责任共担、阵地共享,更好地发挥社区党组织统筹领导作用,探索社区服务模式创新。

 

今后,在加强城市社区党建的背景下,玲珑湾社区将积极探索社区党建新路子,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在横向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在纵向上健全组织体系。通过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保障社区党建和服务的空间、资源,发挥党组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升社区党建的服务力,保证社区党建不落空,引导社区自治良性运行。如此,才能让党建的根基扎根于群众之中,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