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丨江苏宜兴:交通一体化打通城乡“动脉”
近年来,江苏省宜兴市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出发点,不断放大交通运输优势和潜力,整合交通运输资源,优化交通运输网络,主动融入交通大动脉、积极打造运输大通道,高质量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服务。
完善城乡公路网 打造乡村振兴“助推器”
“多亏家门口有这条丰张公路,方便在外乡贤和创业人士来村考察投资,将荒滩地建成为占地4400亩大型玫瑰产业园、观赏园。”在徐舍镇美栖村,说起完善城乡公路网带来的变化,村党总支书记宗华东脸上洋溢着喜悦。“修建完善的公路路网工程,就是要让城乡居民得到实惠、尝到甜头。”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胡卫平说。
近年来,宜兴瞄准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目标,全力勾画“公铁水空”大交通发展蓝图,先后建成高速铁路、货运铁路各1条,高速公路2条,在建设高速公路2条,国省干线公路4条,基本形成了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干线公路为主体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交通网。同时宜兴编密提优农村公路,全市农村公路里程2080公里,基本实现各镇间通达二级以上公路,行政村全部实现通达四级以上公路,硬化路通达率100%,通过城乡交通建设,把全市主要的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全部有机串联,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殊荣,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出行路线图 浇灌便民利民“服务花”
近年来, 宜兴顺应“高铁时代”的到来和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以“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服务优质”原则,大力推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突出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建设拥有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3座,公交场站33座,公交候车亭1196个,配置投入公交车959辆,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39条(其中农村公交客运开通线路87条、大站快线4条、旅游专线3条、拥军专线2条、学生专线43条),线路里程达2603公里,全市乡镇和建制村公交车通达比例100%,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服务触角遍及城市、乡镇和南部山区、平原圩区、太湖渎区,还统筹邻近乡镇、优化调整城乡公交线路,有效实现便民最大化。
在省内率先实行镇村公交“村村通”、全面运作城乡公交一体化、实行城乡公交运行“准点行动”的基础上,落实1.5亿元左右的城乡公交优惠的财政补贴资金,更新投放新能源环保车辆,开设25条直达高铁宜兴站的城乡公交线路,加密2条旅游公交班次及提档改造旅游公路沿线公交候车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构建物流一体化 打通融合发展“快车道”
2020年,宜兴在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同时,继续深化运输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交邮合作机制,打通融合发展“快车道”。通过积极引导扶持,全市已在农资、农产品、消费品、生鲜产品等运输领域,培育形成了华汇现代农业、汇全物流、佳讯货运、天信农资等具有代表性的多家城乡物流龙头企业,依托交邮资源互补,建立起完善的三级城乡物流节点体系,共有5个县级城乡物流服务中心,70多个城乡物流服务站,232个城乡物流节点,以及600余个村邮站,实现了全市215个行政村村级城乡物流节点的全覆盖,具备条件的乡镇快递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100%,传递至行政村的快递件量占年均的35%以上。
杨巷镇作为宜兴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种养基地,畅通便利的运输环境,使一大批物流企业顺利入驻,其中正大集团还把销售网编织到养殖户的场头;通过交邮合作形式,整合农村物流和客运资源,打通快递下乡、货品进城阻碍,开行杨巷镇区至村的代运快递业务线路1条,有力促进杨巷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