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锡山:汲取“四千四万”精神力量,实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四千四万”精神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之初苏南人民敢于改革、勇于创新、不畏艰险的精神,它率先突破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使得在计划经济体制夹缝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乡镇企业逐步壮大,最终形成了全国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苏南模式”。“四千四万”精神是对乡镇企业奋斗精神的一种概括,它植根于无锡大地、源自于历史传承、立足于群众自发、契合于时代特征,凸显了先进文化的精髓。
无锡市锡山区(原无锡县)是“四千四万”精神的重要发祥地。锡山区持续加强和改进“四千四万”精神教育培训,不断提振干部队伍积极适应时代“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千锤万炼”、在发展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的“精气神”。
搭台唱戏谋“新”,实现“四千四万”精神现场教学阵地精品化
锡山区不断健全“四千四万”精神教育培训支撑保障体系,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深入挖掘“四千四万”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开发打造现场教学点集群。据悉,2020年度“四千四万”精神教育培训贡献度,锡山区位居无锡市各市(县)区前列,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等4家单位,获评无锡市“四千四万”精神现场教学点。
“作为全国唯一收藏乡镇企业发展各时期文史资料和文物的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我们将在进一步思考规划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坚持‘尊重历史、注重现在、展示辉煌、昭示未来’的思路实施改造。”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伟大成就、风雨兼程、星火燎原、勇立潮头四个篇章,及大量实物、图片等多种形式、多重角度更好地承担展现和传承“四千四万”精神的重要使命。同时,锡山区创新实施“双十工程”,按照“十个一”要求建设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严家桥、姚桐斌故居等10家区级“四千四万”精神现场学习点,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锡山特色的教学阵地。
学思感悟出“新”,扩大“四千四万”精神干部教育培训覆盖面
锡山区将“四千四万”精神学习纳入主体班次培训内容,推动“四千四万”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干部始终保持敢为人先、只争朝夕、锐意进取的核心力量,破除“守成”惯性,加快观念转变,进一步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顺应干部教育培训差异化需求,举办了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名校优生、优秀青年人才“四千四万”精神培训班,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实地参观等形式,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传承弘扬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展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举办“弘扬‘四千四万’精神,争当改革创新先行军图片巡回展”,通过梳理乡镇企业发展历程等内容,回溯乡镇企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诠释“四千四万”精神的时代意义。
教学模式创“新”,增强“四千四万”精神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
锡山区通过邀请改革开放亲历者等老干部、老同志,创新采用访谈式教学模式,在互动中讲解理论、分享经验。积极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实境课堂、研究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优势,适当扩大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比重,结合各类干部成长特点,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
锡山区通过打造市、区两级现场教学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四千四万”精神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拓了视野、鼓足了干劲,时刻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为锡山“做全市重要增长极、当改革创新先行军”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