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保菜篮 富口袋 小菜园“唤醒”农村沉睡资源

来源: 时间:2021-02-07 点击数:

单块面积2亩以内,优先种植本地蔬菜品种,在美丽乡村先行推广,倡导绿色安全生产,基本保证蔬菜生产过程可视化……在常州,637个以村集体为实施主体的精美小菜园项目,以“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的成绩,积累出一整套有效激活农村闲置土地、人力这“两闲资源”的工作机制。

 

挖掘农村“边角经济” 富民保供两兼顾

每天,钟楼区邹区镇杏塘村的村民缪伟芳都要到村里的精美小菜园来劳作。“这里离家近,工厂下班之后可以顺便料理菜地,也给我增加一份收入减轻家里的负担。”缪伟芳说。这片菜园原本一片坑洼,一到下雨天便泥泞不堪,成了无人愿意踏足的区域。从2018年起,村委会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将这块土地全部整改到位,如今料理小菜园的基本都是本村人,部分贫困户、低保户、伤残人士等还有特设岗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

为确保每一位在精美小菜园种植蔬菜的农户都能成为绿色种植的行家里手,常州市农业部门通过市级现代农业项目资金引导,重点在小菜园规划设计、地点选择、品种选用、土壤培肥等关键环节开展“手把手”业务指导,坚持精美小菜园的高质量创建。

 

在保障销路方面,常州市创新成立了“小菜园农业发展中心”。在这家民办非企业组织下,精美小菜园先后与朝阳中学、常州市人保、常州市太保、常州市水文局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接认养配送。通过多年努力,常州探索建立了“农户分包+单位认养+乡村驿站+第三方物流+电商平台”的精美小菜园运营模式。这一模式深度挖掘农村“边角经济”,新鲜优质的地产蔬菜既丰富了常州市民的餐桌,也让一些特殊群体吃上了“暖心菜”。“精美小菜园是暖两头的,在田间,我们重点照顾一些农村的困难人群;在菜品销售终端,我们针对社区的贫困群体、残疾人,或者是出门买菜不方便的人群,提供免费送菜服务。去年,我们服务了100户,频率是每周送一次,持续一整年时间。今年,我们又增加了300户。”常州市小菜园农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赵娟表示。

 

四类发展定位 一举多得效益显

经过几年的快速培育,常州精美小菜园已经形成四种类型的发展定位:

在新北区罗溪镇鸦鹊村,精美小菜园示范区建设是推进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借助“书记联动发展小菜园促进农民增收”项目,新建了一批精美小菜园,配套沟渠、滴灌、景观小道、栅栏、丝瓜长廊等基础设施,通过改良地力,成功试种香丝瓜、花生、玉米、冬瓜、南瓜、辣椒等蔬菜新品种12个,解决村里部分低收入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在新北区西夏墅镇梅林村、金坛区薛埠镇仙姑村、溧阳市别桥镇八字桥村和上兴镇塘马村等地,精美小菜园示范区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品牌的一大抓手。以塘马村为例,通过田型调整、道路建设平整、宅基地复耕等,让精美小菜园在为农民实现增收的同时,成为田园生活的精致景色,助推当地观光旅游业和农家乐的发展。

在武进区嘉泽镇西城村、闵市村,精美小菜园示范区建设是解决村民拆迁上楼吃菜难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在武进区洛阳镇岑村村、汤墅村,精美小菜园示范区则是村办养老中心的蔬菜供应基地,两个村每年为800多户居家养老的农民免费供应新鲜的蔬菜。

大家一致反映,精美小菜园项目一举多得,既能在建设过程中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户收入,又能有效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给当地带来较大的生态效益。

精美小菜园既是常州“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有益补充,也是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目前,常州的精美小菜园项目已经辐射带动周边企业(园区、基地)、农户建成美丽小菜园1000多个,年生产新鲜绿色、优质安全的地产蔬菜5000多万斤,为基层农民增收500多万元。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