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唐闸镇街道:绿水青山绘古镇 提质增效“幸福”城
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工程,也是将治水工作从点转面、从治标向治本转变的关键之举。江苏南通市崇川区唐闸镇街道高度重视提质增效示范区创建工作,以党建引领、源头治污、齐抓共管三项具体举措,努力提交“美丽崇川”建设的“高分答卷”。
试点先行,实践蹚出党建引领“新路子”
街道充分发挥好现有的“红色物业”以及“ABC”环保志愿服务等党建品牌效应,开展水环境保护宣传、居民楼阳台私拉乱接整治、污水管道疏通等相关工作,同时纳入污染防治攻坚及物业考核,实现了党建工作和环保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真正把党建工作的号召力、影响力,转化为提质增效工作过程中的组织力、执行力。2020年,街道共开展“绿水青山绘古镇、共享发展书新篇”等各类环保活动30余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唐闸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佳表示:“我们将持续以‘红色物业’和‘ABC’环保志愿服务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旗飘扬在污染防治攻坚的一线。”
理念指引,矢志遵循源头治污“总基调”
对照整治内容,街道根据实际情况,以“小散乱”排水户为重点,对市北高新科技城区域内的中海金街27家“小散乱”排水户进行雨污混流排查与整改,要求每家“小散乱”排水户在完成整改的前提下安装隔油池等污水预处理装置,并由街道统一收集资料办理排水许可证。
中海物业负责人栾伟表示:“我们中海物业公司还与餐厨废弃物处置单位签订餐厨垃圾处置协议,统一收集餐饮店污水预处理过滤的食物残渣,形成治污闭环,提升污水收集效能。”
下一步,街道将在全街道辖区内推广这一做法,推动城镇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凝聚合力,共同奏响齐抓共管“交响曲”
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主体参与污染防治攻坚,尤其是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的积极性,创新推动“商铺自查、物业普查、街道抽查、城管协查”的工作管控模式。
“我们会在醒目位置张贴检查记录单,同时定期对隔油池的运维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碧林湾金街小吃店店长林伟表示。
同时,中海物业在协助商铺进行污水预处理装置安装、污水管道疏通等工作的过程中开展日常巡查。街道与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结合市场整顿和经营许可、卫生许可管理建立联合执法监督机制,督促私拉乱接等相关问题整改到位,形成了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