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推进盘城全域旅游 打造最美城乡共享客厅

来源: 时间:2021-03-18 点击数:

一年四季有果摘,一年四季有花看,龙王山的苍翠、河湾的秀丽、葡萄的鲜美、“基因之城”的现代感……一幅幅美好的画面跃然眼前,而这就是不久之后的盘城风光。近日,《南京江北新区盘城街道旅游发展策划与规划》通过南京市江北新区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描绘了一幅活力多彩的盘城全域旅游新图景。

未来,盘城街道将以51.5平方公里的全域空间,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南京全域旅游格局中瞄准特色定位,紧抓南京北站建设以及“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带动契机,通过多业融合、文旅融合、城乡融合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破“半城半乡”切割分离的二元结构,建设江北新区“伴城伴乡”的“最美城乡共享客厅”。

塑造“盘城紫玉涟”的旅游品牌

盘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因果而兴,拥有南京最大的葡萄产业基地,素有“金陵葡萄小镇”的美誉,每年一届的葡萄节名扬远方;这里因山而名,幽幽龙王山既是城市绿肺、天然氧吧,也承载着许多古老传说;这里也因水而灵,朱家山河-滁河-马汊河环绕沃土,众多“塘湾河荡”润泽着离城市最近的悠然村居;这里更因谷而强,南京生物医药谷是江北新区“基因之城”的核心承载区,中国气象谷正在打造中国气象产业硅谷和世界性的气象主题创新产业平台。

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盘城,立足新发展阶段的现代化旅游新需求与业态特点,以“旅游+”模式引导旅游与农业、科教、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把“山水林田村城”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全域旅游的发展优势,提出打造“南京都市圈北翼文旅实践区、江北新区最美大客厅”的目标定位。

盘城全域旅游规划的品牌设计立意于山水、构思于葡萄,将龙王山、河湾塘涟、葡萄颜值提炼为“盘城紫玉涟”的形象定位,营造“山水盘中赏,多彩盘城游”的特色,推出“一年四季有果摘,一年四季有人来,一年四季有花看”的节事活动,开门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游赏品鉴。

 

打造“十里紫玉涟”的全域微游

盘城旅游的规划不局限于乡村游、景点游,而是实现全域文旅发展一盘棋,打造“一核、双轴、四片”的空间格局。依托蜿蜒水网,构建一条“十里紫玉涟”旅游主线,串联“翠望山谷、云岭公园、赭墙智村、金风稻浪、湘花夜集、粉玫殿堂、缇香果趣、紫韵满园、青荷悠居、灰瓦寻源、皓月星火、蓝微之巅、绿野仙幽、红土聚落、玄清风尚”15大主题景点;错位老山景区的休闲康养特色,围绕游山玩水、地标打卡、原乡度假、田园体验、生态教育五个重点方向,将休闲、观光、体验、娱乐等现代旅游功能和人的“参与式”“沉浸式”旅游需求,植入到寓教于乐的互动气象公园、自然纯粹的登山观星平台、农业体验的童年趣园、创新孵化的新兴智慧村落等一系列旅游项目中,满足“老中青少幼”全龄人群的旅游体验。

 

构建“三级客厅”的服务体系

让都市“生活慢下来”,让生活“节奏缓下来”。基于这样的基调,盘城旅游力求让更多市民和游客在全面体验盘城之美的同时,享受现代化高品质的旅游服务。例如,这里规划打造“精品水上一日游、果香山水两日游”精品线路,建设“大、中、小”三级城乡共享客厅,包括格冠生态园服务中心、创意农旅综合服务中心、龙王山-气象谷旅游服务中心三个综合服务“大客厅”,王家渡美丽乡村、许家大营党建基地等景点服务“中客厅”,以及渡桥、双城等社区服务“小客厅”。三级客厅作为旅游发展的配套服务载体,按级别分别设置接待、咨询、餐饮、酒店、教育培训、文化展示以及创客空间等服务功能。

 

完善“韧性绿色”的基础设施

盘城街道通过系统性、一体化谋划城乡交通、市政、水系、生态等基础设施,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的绿色发展样板。同时,提高城乡水环境治理水平,引导圩区塘涟贯通、农村截污纳管,将胜天东河、永丰北河等予以连通,形成水系循环系统,既提升了河网自净、蓄滞防涝能力,又增加了别样的水景;另外,盘城街道还提高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水平,优化客运接驳线路、构建旅游道路体系,结合四好农路、塘涟及景点分布打造以环保电瓶车、自行车和慢行为主的低碳游线,增加水上游线和游船码头,形成“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特色。

 

推进“点线带面”的实施行动

根据规划,盘城旅游近期以点激活发展,从乡村旅游入手,提升滁河湾、格冠生态园、王家渡美丽乡村、许家大营党建基地等在地文旅项目,发展农业观光体验、红色文化参观,开展河道疏浚整治;中期以重点项目培育为主,发展创意农旅郊野公园、主题民宿、文旅项目,完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远期全面推进“原乡旅游”和城市旅游,建设完善三级客厅,创建全域旅游示范街道。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南京江北新区将坚持高起点谋划、高品质设计、高水平建设,努力将盘城打造为现代化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