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高新区:河清水碧景美 绘就生态画卷
初春时节,晨曦初露,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微荡着涟漪,犹如撒了碎金般,又如被揉皱了的绿缎。不时几只白鹭飞过,在河边芦苇上栖息、觅食。河岸边,嬉笑的情侣、散步的老人、追逐打闹的孩童,俨然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这美好的一幕发生在江苏昆山高新区城南区域吴淞圩河道-东尤泾,这条河道被评为昆山市“2020年生态美丽河湖建设样板”。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2021年昆山高新区聚力再出发,重点整治高新区民营圩小河岸区域。小河岸河区域总面积约250万平方米,涉及团结河、十号河等8条河道,河道总长约5.1千米。其中,小河岸河贯穿民营圩,并衔接清水港、十号河等8条河道,是该区域河网的中轴。多年来,该区域小区、企业、散居户的污染排放,以及河道本身生态系统脆弱,导致该区域内河道水质较差,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昆山高新区充分借鉴在城南圩、吴淞圩取得的治水经验,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小河岸河区域整治方案,以小河岸河治理为主,辐射周边其他河道,通过全方位立体化治理,让小河岸区域成为工业集聚区的生态亮点。
推进末端整改 实现源头截污
昆山高新区首先推进精细化、全面化的源头截污工作,以解决该地区长期以来因污染物超负荷排放造成的水环境治理难题。一方面对小河岸河区域内8个混流小区实施末端截污,打破雨污混流现状;另一方面对区域内约85家企业开展排水许可一地一证管理,并督促旱流企业进行整改,确保污水不入河。
打造水系循环 实现活水畅流
小河岸河区域原先多条断头浜经管涵连通,流动性差,且管涵内淤积严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昆山高新区通过水系循环工程对管涵进行清淤疏通的同时,新建压力管、安装水泵,让区域内8条河道流动起来,提升河道连通度,做到水量稳定、水质可控,恢复区域原有的水系肌理和生态自净能力。
修复周边生态 实现水清岸绿
昆山高新区采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利用现有绿地建设总面积5.3万平方米的小河岸河湿地公园。湿地与周边河道构成循环体系,并以植草沟等形式引入道路、广场雨水,通过湿地的滞蓄、过滤、净化后排河。此外,合理对现存资源再提升,分别在小河岸河两侧设置活力运动区和生态休闲区,建设市民休闲空间,让小河岸河湿地公园成为涵养城市、幸福市民的休闲胜地。
致力科技赋能 实现长效治理
昆山高新区打造水生态智慧管理中心,通过科技创新手段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水环境保护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时效性。该系统集基础设施、日常管理、数据采集、分析决策等为一体,达到“运营管理一体化、防汛调度科学化、基础信息可视化、水质检测自动化”的目标,实现智慧决策,精准调度,为水环境治理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