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高新区:“一村一交警” 打通乡村交管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沿太湖湖岸线的10个行政村内,时常看到这样一群身穿“黄马甲”的人,他们出现在田间地头、忙碌在街巷湖堤,不惧风吹日晒,不为琐事懈怠,始终守护那一方百姓的平安出行路。他们是苏州高新区分局交警大队镇湖中队包村民警。
20余民警辅警驻村 蹚出农村交通管理新路子
镇湖生态旅游区位于苏州高新区西部的太湖之滨,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镇湖周边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农村地区人、车、路三者仍不能协调发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依然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为切实做好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遏制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镇湖交警中队积极探索新时代农村交通管理新路子,从队伍建设和道路管理两方面出发,释放警力能量、提升管理效能。在党建引领下,为创新构建交警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村一交警”警务模式落地生根。
高新区交警大队镇湖中队中队长李忠介绍:“一村一交警”机制自2020年启动以来,党员民警发挥带头作用,定村包干交通事务,集安全防护员、信息收集员、事故调解员等角色于一身,中队20多名警力分别进驻10个行政村,逐村逐户走访调查,建立人、车户籍化管理档案,夯实交通安全基础工作,在重点车辆管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了农村交通管理新格局。
“三站三员一综” 延伸农村交通管理新触角
近日,年过六旬的村民李大爷开着自家的农用车送孩子上学,被石帆村交通安全教育劝导站劝导员拦了下来。劝导员当即向李大爷在此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
据悉,2019年3月,苏州市首个“交通安全教育劝导站”——秀岸村交通安全教育劝导站在镇湖落成,紧随其后镇湖交警中队着手创建杵山村交通安全教育劝导站和镇湖镇交通安全劝导站、管理站。不久前,在石帆村又建立了“交通安全教育站”,并启动实施“一村一交警”机制。在“两站两员”(乡镇交通安全管理站、农村交通安全劝导服务站;乡镇交通安全管理员、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基础上,中队在行政村建立“教育站”、设立“教育员”,并在北太湖大堤设立综合治理站以加强临水临崖太湖大堤的常态化管理,实现“三站三员一综”构筑农村交通安全“屏障”。
交通安全教育员主动走进每户村民家中,大面积提高村民交通安全意识。制定驻村交警每天不少于3小时的定人定岗定责制度,开展驾驶人、车辆档案户籍化管理工作模式。教育站内设置法律教学课堂,搬入交通违法场景VR模拟体验,驻村驻点向全镇展开交通安全教育建设,创造“学习+体验”的环境带动农村地区交通管理向智慧化、信息化发展。
疏堵保畅 他们“有一套”
“清晨6点到岗开启早纠违,中午就地盒饭不讲究,晚上11点坚守夜查岗位不停歇,疏导保畅乡村道路不懈怠!”58岁的老交警郁惠明30余年如一日,日复一日尽职尽责、风雨无阻。节假日期间镇湖辖区迎来旅游踏青高峰,郁惠明白天执勤——晚间巡逻,“超长待机”应对两班倒,他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交通疏导与防控管理方面颇有一套,他用行动诠释了“安全不放假,平安不打烊”。
“节假日主要是北太湖大道景区和绣品街、湿地公园客流量集中,尤其是中午交通流量较大,迎接一批批游客,又护送他们离开,一天下来虽然很辛苦,但是一切为了安全,值!”镇湖交警中队民警张杰先后获三次“个人嘉奖”和六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好交警的职责和使命。
近年来,镇湖交警中队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总目标,坚持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农村交通管理新路子,队伍在执法规范能力、道路管路能力、交通事故预防以及服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在路面勤务、内勤管理、志愿者队伍管理方面亮点纷呈。2021年3月镇湖交警中队获“2020年新时代江苏公安交警基层所队标杆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