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台:生态为底织锦绣,打造沿海开发的绿色样板

来源: 时间:2021-04-16 点击数:

沿海兴,则盐城兴。

地处沿海的东台市,在自身没有港口资源的条件下,保持战略定力,突破路径依赖和思路障碍,独辟蹊径,探寻开启沿海开发的另外一种可能性,持续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从沿海无化工到打造长三角高端康养基地

朝霞、飞鸟、海水、蓝天……“生态好!环境好!”游客们由衷赞叹。“海岸线便是黄金线”。东台把85公里海岸线当成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不仅注重产出效益,更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年来未上马任何化工项目,实现“沿海无化工”目标。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黄海湿地核心区,东台还主动担起责任,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东台复旦湿地保护联合创新中心,开展湿地保护调查研究。实施湿地修复3770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5%,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每年有数百万迁徙候鸟在东台条子泥停歇、换羽和越冬,这里是世界多种极危、濒危鸟类迁徙期理想的栖息地。这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申遗成功后,东台沿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2020年12月16日,总投资700亿元的长三角(东台)康养小镇项目在南京签约。康养小镇项目的落地,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环境效应。

未来两年里,弶港和周边将投资700亿元,以健康服务业为核心,布局“医、养、游、健、学”五大功能,率先导入上海瑞金医院、华东疗养院、上海自然博物馆等优质资源,打造约15万人入住的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

从“耕海牧渔”到崛起绿色新能源产业高地

长期以来,东台沿海主要从事传统的海洋捕捞、荒地开垦和海水养殖,后来,随着生态资源的开发,旅游服务业逐渐兴旺起来。一路走来,放眼四周,这片土地处在“呼风唤能”的“风车林”里。据统计,这片陆地上有428台风机,浅海上有250台风机。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东台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大,“风光”资源十分丰富,东台把战略眼光投向苍茫大海,阔步进军海上风电领域,引导资源科学有序开发利用,立体式推进实施风光资源的“集约化”“集聚化”“集群化”。位于北条子泥海域和竹根沙海域的中法合资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内容之一,目前正在紧张施工,将于今年9月并网发电。

走进位于沿海经济区的全国首创的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区——“风光渔”立体互补产业基地,只见“上有风叶招展、中有电池板映日、下有碧波游鱼”,场面蔚为壮观。这里利用风机布局的空间,相继建成大型连片地面光伏电站,在太阳能电池板下面,深挖近万亩水产养殖塘,形成了上面的壮观景象。

此外,东台先后引进国机集团、上海电气、上海玻钢院、上海泰胜等一批新能源战略投资商,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设备制造项目,重点突破大功率风机、光伏组件、储能式逆变器和叶片增强复合材料制造。去年,由上海玻钢院东台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世界最长的S90海上风电玻纤叶片就在东台诞生。

东台沿海绿色新能源产业正加快集聚,力争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滩涂风光电产业基地,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东台贡献。

从海边渔村到建设江苏沿海第一镇

在东台市东南角的弶港镇,有一个古老的渔村,这个一直靠着传统“耕海牧渔”过着平静日子的海边小渔村,现在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春暖花开时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

巴斗村,东侧紧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东台条子泥湿地公园,西侧毗邻全国最大的人工平原森林——黄海国家森林公园,这里也是即将落地的投资700亿元的长三角高端康养基地的核心区。随着东台市沿海开发新布局逐步浮出水面,巴斗这个渔村的角色定位也逐渐清晰。

巴斗村只是东台沿海建设的一个缩影。在东台沿海经济区和黄海森林公园,到处都在紧张快干地上项目、搞建设。条子泥新建四座海景大道驿站,供游客体验生态和观测鸟类。黄海森林公园短短半年时间,建起华住集团运营的华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性酒店——沐林美居精品酒店,建起38个空中木屋为主体的林隐微舍。

今年3月13日,弶港城市副中心建设指挥部成立。东台市委书记杨雪峰在弶港城市副中心建设指挥部成立大会上指出,东台具有特色化差异化沿海资源禀赋,拥有独一无二的康养小镇项目,特别是沿海大开发为东台未来发展留下绿色区域和空间,成为绿色产业化胜地,启动“弶港城市副中心”建设适逢其时势在必行。

要做就做最好,要干就干到极致。在定位上,东台把弶港城市副中心作为沿海第一镇,放到江苏沿海发展大格局中考量,勇争第一。同时,生态质量追求“第一”,充分利用滩涂湿地、平原森林、鸟类天堂独一无二的生态禀赋,擦亮世遗金字招牌放大溢出效应;高端康养追求“第一”,建成区域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高端康养目的地;绿色经济追求“第一”,做大绿色食品、商务会展、旅游等绿色产业,形成沿海绿色发展的“东台样板”。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