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宝应:党建引领 “四笔”绘制乡村振兴新蓝图

来源: 时间:2021-04-15 点击数:

一段时期以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从筑牢村级堡垒、推动人才集聚、壮大集体经济、振兴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为实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深化“四常两聚”机制,确保组织发展有阵地。围绕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大门常开、活动常办、场所常用、群众常来”的要求,开展新一轮村级阵地功能提升行动,对阵地面积虽基本达标、但满足党员群众需求不充分的村级阵地进行提升改造,鼓励各镇(区)打造互动式特色功能区。建立健全“查晒比学评”问效机制,完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做到村干部办公定点、岗位定人、工作定责、服务定效。开展党建引领“1+N”服务进村居行动,县级机关部门每月轮流主办进村居服务活动,通过文体活动、健康服务、技能培训、情感对话等多种组合,将服务内容和形式有机融入党员群众工作生活,真正做到聚人气、聚民心。

选优配强年轻干部,确保乡村建设有人才。实施“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扎根计划”,坚持“选、育、管、激”相结合,建立健全以公开招聘为主的选拔方式,县级每年组织统一考试,镇(区)将通过选拔的青年分配到村,村级负责年轻干部的使用与培养。定期开展“理论教学+实境体验”等培训,持续开展村干部在职学历教育,建立“X+1”帮带机制,采取挂职、任职及跟班锻炼等方式培养,并推行“成长档案”纪实、动态调整制度,确保年轻干部队伍整体活力。规范村级年轻干部薪酬待遇,建立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岗位对高学历高素质青年的吸引力。

巩固村级化债成果,确保经济发展有资金。充分发挥宝应县农村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宝应县村级集体化债成果,常态化开展村级集体经济“一村一品”活动,通过规划引导、争取政策支持、引导资本投入等,找到符合本村增收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好“第一书记”、乡贤能人、村企联建等资源,扩大增收途径,形成一村一品牌、一村一亮点的良好局面。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社会参与、帮扶共建“四位一体”投入机制,多渠道、多角度解决乡村振兴筹资难题,加强对经济薄弱村的帮促力度,优先支持经济薄弱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百日竞赛”活动,通过村汇报、镇初评、县复评的方式,对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成果进行评估、认定,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壮大经济合作组织,确保农民增收有产业。通过村级干部引领建、党员能人牵头建、涉农部门领办建、园区基地带动建、龙头企业拉动建的“五建”模式,在条件成熟的合作社及时成立党组织,不断扩大合作社党组织覆盖率,实现“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能人聚在产业链上、党员示范在产业链上”良好局面。结合宝应县荷藕、鱼蟹、茨菇等特色农产品,鼓励各村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产业合作社。同时,开展“牵手行动”,引导合作社党组织与高校、龙头企业牵手,定期邀请农业专家下乡进社,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人才支持。加大对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县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项目要向合作社倾斜。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