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牛山: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近年来,牛山街道大力发扬首创精神,着力在基层基础治理、公共空间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下功夫,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街道样板”,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奋力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强化基层基础治理
激发乡村治理“新效能”
街道紧紧围绕“人员、阵地、效能”,大力夯实基层治理,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硬支撑”。配强村级干部队伍。着重从毕业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致富带富能手中培养干部。累计选拔3名优秀大学生、5名退伍军人入村工作;培养致富带富能手1名成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储备17名85后年轻党员入村工作。建强基层组织阵地。投入800万元实现17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达标。计划投入6500万元建设茅墩村新型邻里中心,投入7500万元建设望东村服务综合体,使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优质。增强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总结固化疫情防控经验,健全和完善村级十户长以及“网格+”等管理机制,及时把控辖区村民居住动态、民生诉求、安全稳定等各种情况,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强化公共空间治理
推进乡村振兴“大发展”
去年,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依法依规、一事一议、定期会办等多种措施,全面清理和依法收回被侵占的各类村集体资产资源。共清理回收各类尾欠承包金2232.07万元,重新发包收取承包金406.96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639.03万元,17个行政村均超过30万元。清理不规范合同166份,完善166份,完善率100%;已利用或处置被无偿占用的集体资源4013.53亩,资源处置率100%;清理回收集体资产件243件,资产回收率100%。街道公共空间治理工作荣获全县先进集体一等奖,茅墩、东蔡等5个村获得集体增收先进村荣誉称号。
强化人居环境打造
擦亮生态宜居“金招牌”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五整治、五提升”的要求,大力实施“大干三十天、再现新面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已投入450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生活垃圾清理、厕所革命等工作任务。同时高标准打造张庄、汤庄、湖西、望西4个美丽宜居乡村,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整治新格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道路、排水以及路灯、绿化等公共服务配套。去年以来,新建农路19条、修补农路面积6300平方米,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网覆盖11268户,改造旱厕400座,新建公厕43座。着力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继续优化和堂新型农村社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已入住的103户农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加快推进郇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早日实现第一期60户村民喜迁新居。在规划发展村庄内,采取就地翻建的方式,逐步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目前,已改善农民住房条件96户,改造危房4户。
强化特色产业发展
跑出脱贫致富“加速度”
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做到组织保障“到村到户”,政策保障“到村到户”,资金保障“到村到户”,高质量完成扶贫工作任务。目前,街道建档立卡户469户1096人已全部脱贫,其中低保贫困户、特困供养户330户由政府“兜底式”安置,一般贫困户139户由帮扶领导、干部“带动式”安置,人均收入都达到7000元以上。大力开展村企联建活动。建立分工协作、下沉服务、定期交流的工作机制,制定并细化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用牛山看得见的发展前景、行得通的运行模式、长期稳定的合理回报吸引企业,帮助村企找到合作的最佳结合点和共振点,扎实推进村企共建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共有村企联建项目19个,对接率达到100%。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打造千亩郇圩寿桃园,形成有特色的产业田园乡村,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郇圩中华寿桃园,是苏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绿色食品中华寿桃基地,目前已建成寿桃采摘、绿色餐饮、水产养殖、赏湖垂钓等休闲娱乐项目,年接待旅游观光采摘游客2万人次,为每户农民年增收超过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