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盘活“三要素” 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来源: 时间:2021-04-22 点击数:

近年来,江苏淮安积极盘活人才、土地、资金“三要素”,着力培育乡土人才,探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广泛吸纳各种资本助力“三农”,为乡村振兴增添不竭动力。

 

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筑根基

昔日大学生,今天“新农人”,走进大学生方达创办的哒哒牧业公司,高大的鸡棚内,自动喂料机正把饲料均匀地投放到食槽里,一颗颗刚刚产出的鸡蛋由传送带送到末端,由工人装进蛋筐。方达说:“我们实行无抗绿色养殖,年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成功注册了无公害农产品,拥有了自己的商标。”目前,哒哒牧业每天还可生产3吨鸡粪有机肥,为周边农民种植蔬菜提供肥料保障;同时,每年向农民收购2000多吨玉米,作为蛋鸡饲料。今年初,方达被授予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荣誉称号。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根本。近年来,江苏淮安在鼓励创业、人才培训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精细培育“土专家”“田秀才”。2020年,淮安组织开展农技人员培训1462人次,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1864人,压实了乡村产业发展基底;深入开展“万企联万村、人才促振兴”活动,建成涉农领域院士工作站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有力带动了农业产业走新路;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建立2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展示农业新成果超过200项。

土地流转为乡村振兴搭舞台

随着设施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村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在保障耕地面积的同时,满足农村产业用地需求,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淮安市金湖县施尖村农民高字坊日前以两宗农村土地的经营权为抵押,不到半天就从银行获批贷款。“这是国内首次将区块链技术用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全程不见面交易。”金湖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吴长龙介绍,目前,金湖县已完成区块链技术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6笔,贷款金额386万元,抵押土地经营面积4934万亩。

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地区,近年来,江苏淮安扎实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承包地块面积不准、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让农民彻底吃上了“定心丸”,放心地流转土地。淮安积极探索土地“三权分置”,赋予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使农村土地“沉睡的资本”变成“增收金资源”。淮安还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镇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全覆盖,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全部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提高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便捷性和流转效率。

 

“真金白银”为乡村振兴添后劲

碧根果是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的主导产业,总面积约6000亩。“以前,都是种植大户投资,碧根果产业推进速度较慢。今年起,采取了‘镇农业公司牵头、村集体领办、种植大户管养’相结合的办法。”刘老庄镇副镇长王丁成介绍,政府资金注入后,种植大户们纷纷加大投资力度,今年全镇碧根果产业投资高达1500万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真金白银地投入,钱从哪里来?江苏淮安通过以奖代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加大对社会资本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更快更好地参与乡村振兴;充分发挥金融“活水”的“助攻”作用,促进金融机构采取“整村授信”“纯信用贷款”等方式,解决农民遇到的资金困难;因地制宜实施政府投入,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资金基础,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过程,人才、土地、资金是一个有机整体,江苏淮安正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大文章,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