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高新区:描绘美丽乡村蓝图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来源: 时间:2021-04-22 点击数:

一年之计在于春。尤其在开发建设第四个10年开启的春天,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将如何描绘振兴的美好蓝图?

前不久,在苏州高新区推进乡村振兴系列项目签约暨农村工作推进会上,总投资3.46亿元的6个乡村振兴系列项目签约,不低于20亿元乡村振兴全面战略合作信贷专项额度发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三资”监管平台系统启动……奔着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苏州高新区开启加速跑。

时间从来不会辜负每一位“奔跑者”。持续优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乡村美丽颜值,增强农民幸福指数,在希望的田野上,苏州高新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三农”篇章正越来越出彩。

耕用“智慧”——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100%以上

现代农业,未来是什么模样?

田边,有智能“稻草人”实时监控气候和土壤;空中,有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和施肥作业;随时随地,还有各类传感器定期采集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等农情信息……站在位于苏州高新区通安镇的智慧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现场,描述着现代农业的“未来模样”,苏州大域无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宋娜一脸憧憬。

“未来的模样”正在徐徐展开。2月,苏州大域无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新区打造全省首家以无人机为核心的智慧农业示范园,目前,该项目已开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园区大田种植方案已确定,预计4月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后开始种植作业。优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在高新区,这样的创新举措源源不断:成立全市首个农业企业发展联盟行业协会,放大食行生鲜、鸿海等龙头企业社会效应。伴随着高端科技、要素加快集聚融合,好消息更是一个接一个:通安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获批,“树山杨梅”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树山和大阳山野生有机竹笋总认证面积12045亩,全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100%以上。

农业更“绿”更健康了,高新区并没有就此止步。在加速奔跑的路上,一个理念始终清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高精尖科技活力,引入新业态新模式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3月27日,位于高新区太湖边的石帆村传来“春”消息:共享农庄项目正式破土动工,预计到2021年年底,项目一期“芳菲别院”就将建成投用。“到那时,市民来到太湖边,可以‘共享’稻风麦浪,可以体验农事乐趣,还可以骑行、漫步、品尝农家菜,美景、美食,来了就不想走。”项目负责人、苏高新股份总经理助理顾俊发说。

绿水青山好屏障,幸福故事处处开。如今,树山村引进全国首个乡村“双创”中心,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湖贡山岛春日采茶游获评全省首批和苏州市唯一精品茶旅路线,太湖净园、树山云泉山庄通过“共享农庄”市级验收,农文旅融合项目让辖区乡村既提颜值,更增产值。

村融“画中”——人居环境示范村100%覆盖

太湖边,石帆村。这几天,村民钟芬芳迎来了满庭“芬芳”。

房前屋后,月季、芍药、海棠次第绽开,美不胜收。作为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镇湖街道)村民、高新区三星级人居环境示范户,钟芬芳精心打理的美丽庭院每天吸引不少人前来参观。值得一提的是,受她的影响,左邻右舍一改以前搓麻将、堆垃圾等陋习,大家你追我赶、互相交流,开启庭院比美,成为一段佳话。

撬动“钟芬芳们”人居环境大改善的是一个“小积分”。近年来,高新区首创出台“星级示范户”评定和积分管理办法,开发“星级示范户”微信小程序,按照1-3三档星级标准进行梯次考评奖励。“农民在对房前屋后环境、农房整体风貌等提升和维护之后,手机拍个照上传。我们聘请的第三方就会在后台考评或实地抽查打分。每季度得分在700分以上的给予最高1000元的奖励。”高新区城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共评比“星级示范户”812户,拨付奖励资金262000元。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高新区硬核举措一个接一个。

镇村规划先行,根据各板块禀赋优势,高新区东建浒关运河古镇,中连通安山湖农业,西造苏绣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各有特色。

集中整治不断。为有效改善农村环境,高新区启动了以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河塘沟渠、清理农业废弃物、清除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整治行动,加大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2020年年底,浒墅关经开区成立全市首个乡村振兴党委,统筹管辖4个规划保留行政村党组织和2个企业党组织。“在党旗的号召下,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基层树立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堡垒’。”浒墅关乡村振兴党委书记蒋国平介绍,目前,辖区内西塘河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稻田学院、农村版邻里中心等公共配套启动,农村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乡风文明不断向好。

截至目前,高新区建成市级人居环境示范镇2个,人居环境示范村12个,康居特色村4个,三星级康居乡村42个,通安镇树山村、镇湖街道东石帆、浒关花野圩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石帆村还获评苏州市“十佳最美乡村”。高新区成为全市唯一人居环境示范村全覆盖的示范区,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

人有“奔头”——农民户均股红收入超4000元

开业4个月,销售额高达7521万元,位于狮山横塘街道的星韵宝龙广场人气越来越旺。

作为全市最大富民载体,星韵宝龙广场面积达13万平方米,开业以来,就成为周边消费的热点。截至目前,该广场商业载体化100%,包括了92个商家,其中有星巴克、盒马鲜生、KFC、NIKE、李宁等知名品牌。

“响应‘姑苏八点半’‘五五购物节’,我们推出‘五月天Young你好看’主题活动,送出吃喝玩乐购等五大福利。从清明小长假人气情况来看,预估五一期间日均客流将达3万人。”星韵宝龙广场负责人说。在高新区,这样的富民载体还有很多,共同组成了农民增收的强力引擎。目前,全区富民载体面积累计达243万平方米,镇村集体资产达181亿元。2020年,农村股份合作社分配股红达2.53亿元,农民户均股红收入超4000元。

紧跟时代步伐,让农民受益更多,高新区不断探索农业农村改革方向:2020年,该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改革试验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验收,累计退出承包地31069亩,退出率从71.6%提高至93%,形成了“退得出、守得住、管终身”的苏州市虎丘区土地改革模式。2021年,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125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全区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成交763笔,单笔最大成交金额0.31亿元,2020年全年成交总额2.44亿元。

富民惠民,更要便民。高新区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做实困难家庭“一户一档一策”兜底帮扶工作,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87张,建成日间照料中心3家。乡村全科医生拥有量达标率100%,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区级及以上财政拨付“三农”资金5.28亿元,与2020年同比增幅达21%。同时,辖区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让文明乡风、家风吹遍乡野村陌。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更有奔头,让农村更加美丽,让农民更为富裕,聚焦重点、精雕细琢,高新区绘制的是一幅‘村美民富产业旺’的‘工笔画’。”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方文浜说。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