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河长制工作交出靓丽“答卷”
2017年以来,东海县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河湖长制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河长履职,常态化开展巡河治河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两违三乱”整治,河长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四年来,县河长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务实担当,扎实推进,共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566名,对90条县级河库、207条乡级河道和1984条(座)村庄河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结合实际,制定《东海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推进县内所有河道均设置河长,实现全覆盖,县乡村三级河长有序开展巡河治河,河长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设立三级河长。东海县发布《东海县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成立东海县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县级河长制工作办公室成立运转;各乡镇(街道、场、开发区)制定本级实施方案及领导小组,落实了乡级及村级河长,每个乡镇均成立本级河长办,落实办公地点及人员。全县落实河长574名,其中:县级总河长2名,县级河长19名,乡级河长207名,村级河长346名,所有河长及责任河库在县级媒体进行公示。东海县省级河道2条,市级河库8条(座)(含石梁河水库),县级大中型水库8座,省级骨干河道17条,县级河道55条,乡级河道207条,小水库72座(其中在册小水库57座),村级河道1984条。县河长办编制完成了《县级河长工作手册(试行)》,与河库“一河一策”任务书交由县级河长进行治理;设立公示牌300块。
拆除“两违三乱”。2018年完成9河1库的“三乱”整治工作,累计清理畜禽养殖226处,违建75处,违章圈圩7处,沉船和船屋13处,违章圈圩7处,清理违种大棚4.5万平米;拆除6处拦砂坝,拆除河面网箱510个,清理蔷薇河取水口处河滩面23.97万平方米违规种植;取缔非法采砂点13处,强制拆除洗砂点168家、非法采砂船9只;2019年,26河9库“违法建筑和违章圈圩”,东海县市级“两违”整治完成562项(任务567项),完成率99.1%,市级交办完成52项(任务52项),完成率100%,拆除违建约196.28万平方米;2020年实施推进市级“两违”清单任务565项,已完成561项(石梁河镇399项),完成率99.3%,拆除违建面积约206.28万平方米;对石梁河水库库内网箱进行排查统计,网箱328户,38146只,网箱面积约198.75万立方米,截止目前,累计清理38146个,完成率100.0%,清理网箱面积约200万平方米,网箱清零换碧水。
加快工程建设。投资3000万元对乌龙河及其支流等水系进行清淤整治,并实施了石安河—乌龙河水系连通工程;投资640万元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疏浚县乡河道33条126公里,整治村庄河塘197条(座)。一是城区污水建设。完成东海县中心城区污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城东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完成土建主体工程。推进村级污水全面收集处理。投资8889万元,实施西湖污水处理厂二期2万吨扩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二是乡镇提标改造。平明镇产业集中区石英加工基地项目,投资4亿元建设年处理规模100万吨石英深加工基地,高纯石英砂酸洗,废酸提纯再利用等,投入试运行;投资5945万元,完成15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出水标准由一级B提升一级A,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农村污水建设。推动东海县重点河库水污染工作加快整治。投资1.2亿元,建设 84座污水处理设施。其中日处理能力50吨有31套,100吨有 31套,30吨有 21套,150吨的有1套,提升镇村污水处理能力,预计年底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346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0%。
2020年12月,全县县级河长制86条河流水库的118个点位(6个点位无水未测)数据进行分析,其中Ⅲ类水体36处,占30.5%;Ⅳ类水29处,占24.5%;Ⅴ类水体15处,占12.7%;劣Ⅴ类水体38处,占32.2%;劣Ⅴ类水体较2019年同期下降4.4%,东海县水体污染获得有效整治,水生态逐渐恢复,水环境质量获得根本性改善,三个国考断面和省考断面实现稳定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