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阳:宜居宜业成为美好乡村建设标配

来源: 时间:2021-05-13 点击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成为充满魅力和希望的一方水土。为此,泗阳县将美丽宜居乡村、公厕改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衔接,围绕道路、绿化、路灯、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进行建设,提升乡村生态环境。

“月底我们有跳广场舞比赛,比以前天一黑就睡觉有意思多了。”卢集镇薛嘴村的李大姐高兴地说道。李大姐经常组织同村的广场舞爱好者,每天晚上到文化广场,健健身、跳跳舞。不爱跳舞的村民,会去老年活动室和好友聊天,或者去村里的图书阅览室里,看书写字画画,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让乡村成为传统文化承载的广袤沃土。结合乡村实际,整合乡村现有资源逐步完善残疾养老服务中心、战役纪念馆、文体活动场所、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百姓礼堂等,丰富村民文娱生活,提高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不光是村里的水、路、厕所变干净了,政府还帮我们引进产业,农民的腰包也跟着鼓起来了。”三岔村村民孙业发把家里土地流转给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后,跟老伴到合作社里打工,每人每天60元,两个人一年收入4万多元,这让他们感到很满足。此前,三岔村农业经营以传统的一家一户稻麦轮作为主,村民收入微薄。为此,三岔村党支部多方征集意见,并组织人员到安徽亳州考察学习。结合三岔村水质、气候、土壤等条件,采用“支部+合作社+低收入农户”模式,规模化种植中草药,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振兴乡村特色产业,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了让村民既舒服又有“底气”,泗阳县推行“家门口就业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营性养殖、工厂化作物栽培、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同时,努力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将特色产业发展与观光旅游紧密结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岔村等村庄的变化仅仅是泗阳县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个个缩影。目前,泗阳县新增144个美丽宜居乡村,6个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解决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道硬化等突出问题,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让宜居宜业成为泗阳乡村建设的标配,切实提升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