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南京江宁:连上一张网 打开一片天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的南京金时川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将刚刚采摘的双孢菇进行分拣、装盒,整齐地码在快递车上,一派繁忙景象。
“过去是要致富先修路,现在是要致富先联网。”厂房内,企业负责人沙建军正调度员工加快速度封箱出货。他每天都要安排工作人员负责网络销售,敲敲电脑键盘,刚采摘的双孢菇就端到了市民的餐桌上。“一根网线就让我们生产的双孢菇远销各地,基本能做到日产日销。”沙建军介绍说,目前金时川生产的双孢菇在全市市场份额占40%以上。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让樱桃鸭“飞”出南京,“游”向全国人民的餐桌。作为南京盐水鸭生产的龙头企业,南京樱桃鸭业有限公司拥有市内30多家连锁门店和全国200多个加盟网点,年销售额超亿元。面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该公司积极探索网络销售模式,在第三方平台设立网店,成功将盐水鸭、休闲食品等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该公司销售数据显示,2020年电商销售额超2000万元,占总销售额的近1/4。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江宁区坚持互联网思维,聚集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重塑农产品营销渠道,让电商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江宁区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江宁区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登记注册、商品选择、信息资料采集、客服运营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大力开展以农产品网上销售技能为主的电子商务计划,努力培养一支掌握电子商务理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新农人”队伍。目前,通过第三方平台,农村电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父子店、夫妻店、姐妹店等网店层出不穷,将江宁优质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
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城乡物流体系联动共建,江宁区建立健全了三级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奋力实现物流“大动脉”与快递“毛细管”的整合,全面打通“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双向物流配送体系和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实现了线上订货线下配送。10个街道相继建成街道电商服务中心,服务引导农民专业服务社、超市等发展电子商务,引领带动物流快递下乡;建立105个社区(村)电商服务站,为农民提供电子商务学习运用平台,同时帮助他们开展农业生产在线技术指导、网上代购农耕物资等,让农民搭上“互联网+”致富的快车。
近年来,江宁区把发展电子商务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不断完善政策服务支撑体系,为农产品销售、精准脱贫、农民致富开辟出了一条新途径。2020年,江宁区农业电商主体达810家,农业电商年交易额达18亿元,连续两年蝉联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称号。
“融入电商新时代,今年我们将强化品牌效应,构建‘电商营销、电商致富、电商从业’多个体系,在开拓电商市场、推动创业就业、带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力争今年全年电商交易额突破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