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畅通农路“微循环” 乡村振兴打通“最后一公里”

来源: 时间:2021-06-02 点击数:

一条条农村公路,串起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1年以来,江苏省扬州市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80公里,满足沿线居民出行需求,不断优化路网结构,畅通“微循环”,乡村振兴打通“最后一公里”。

 

记者在宝应县氾水镇石桥村石马线看到,这条过去的普通砖块路在10年前经过改造之后,变成了3.5米宽的水泥路,因为和国道233相连接,来往车辆较多,如今的宽度已经不能满足车辆的通行。附近村民介绍,车辆在门口倒车很不方便,如果有行人在旁边更要尽量避让,旁边都是一些老人在居住,所以就要更加小心。

石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丙勋坦言,虽说石桥村西边是大运河,东边是233国道,北边是县道,但其实内部道路都比较狭窄,既不利于百姓出行,也影响当地农业的运输。

为解决这一难题,2021年,扬州市投资200多万元,对这条“石马线”进行全面提档升级,目前正在全力进行施工。

 

高丙勋介绍,虽然2021年春天雨水较多,对路基结构施工、土方影响较大,但是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争取在6月底建成通车,下半年还将对道路进行亮化、绿化。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扬州市交通运输部门迅速行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梳理出具体任务清单。不仅是“石马线”将彻底“旧貌换新颜”,2021年,扬州市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80公里,其中,宝应县30公里、高邮市76公里、仪征市32公里、江都区15公里、邗江区11公里、广陵区10公里、经济技术开发区6公里;新(改)建农桥30座,其中,宝应县6座、高邮市10座、江都区10座、邗江区3座、广陵区1座。

 

扬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农村公路科科长梁利群表示,未来交通部门要对农村公路的安防工程进行进一步提升,大概有200公里的任务,2021年所有的计划都已经全部开工。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始终是农村基础设施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随着农村道路的建成,很多的产业都在沿线落户,很多旅游项目也可以跟着对外联通。

此外,扬州市还将优化调整6条以上镇村公交线路,有效解决农村孩子上学乘车难、农民就医出行难等问题,努力打通服务群众、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