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常州溧阳:党建引领风帆正劲 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坐落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别桥镇北部的玉华山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中心,用20余年的潜心探索交出了一张脱贫的亮眼答卷,由欠债180多万元到集体资产超2000万元,铺筑起村强民富、优美宜居、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之路。
健全组织“通经络”,头雁领航破除涣散积病
25年前的玉华山村存在着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的积病,支部凝聚力不强,群众基础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党委政府在该村通过海选产生了新的村支书,一项“严纪律、正班子”工程由此展开。
配强班子力量,夯实工作基础。为打造助力脱贫致富的成熟班子,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玉华山村在组织建设上下了大力气,村书记挨家挨户访谈听民情,不遗余力规整作风。“猛药”之下,玉华山村逐渐形成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形象好的村干部队伍。班子稳定后,玉华山村又通过修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集党员活动室、党员议事厅、便民服务大厅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党员群众的体系日益完备。
落实精准管理,规范工作制度。为进一步发挥组织功能,玉华山村实施党建工作精准化管理,将全村划为5个片区,形成“党员——党小组——党支部——党总支”的下沉式管理体系。为规范群众服务工作,玉华山村村干部落实“腿不断,嘴不张,手不长”的“三不”规定,主动联系主动关心群众。严格推行“633”工作制度,村干部每天早晨6:30必须到达所辖片区巡查,每周安排不少于3天走村入户,了解群众意见、听取群众需求。
做强产业“谋出路”,多元发展带来硕果满枝
美化村庄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玉华山村实施“美丽家园”“美意田园”建设,大力改善乡村环境,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居住环境整洁、优美、舒适。提供饮马溪游船、稻梦空间、房车营地等旅游娱乐项目,多渠道建立创收平台,带动村民致富。通过改造农田、开拓灌溉工程,大力推进综合开发,建立了多样化农业产业基地,成立了农地股份合作社,建有苗木、苦瓜种植基地,开发垂钓中心和采摘园,目前集体农产品种植面积1156亩。
紧抓民生工程,提升生活质量。多年来致力于改进村道路工程、亮化工程、健身工程和卫生工程。村内主干水泥道路已整修14.7公里,自然村道路两旁路灯建设完备,主干路沿线路灯全线提档升级,村域路灯实现全覆盖。修建群众文化健身广场,在中心村建成集休闲广场、图书室、便民超市等设施于一体的“农民公园”,丰富村民休闲文化生活。
激发活力“提乡风”,传递能量实现文明发展
玉华山村深入践行“互动互助、共建共享”原则,有效整合党建动能,不断强化人才培育、村风民情和精神文明建设,时刻把群众放在心坎上。
推行先锋帮带,促进干群凝聚。大力推行党员“先锋示范帮带”工作,针对弱势群体开展帮扶,资助43户家庭贫困学生近30万元,其中4人已完成大学学业。全村开展文明法治、敬老爱老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村各类矛盾、纠纷显著减少。
强化契约精神,推动和谐治理。“微笑多一点,说话轻一点;脾气小一点,肚量大一点;脑筋活一点,效率高一点……”这是玉华山村党员人人能脱口而出的“优质服务十点”。玉华山村不断强化具有特色的“契约式”工作方法,积极培育优良工作作风和淳朴民风,将“笑脸服务”辐射全村。
玉华山村在发展乡村产业、优化乡村环境的基础上,致力于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群众生活氛围,已经成为“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宜居村”“常州市文明村”,它用山一样的质朴诠释着“不讲空话,多做实事”的精神内涵,谱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