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五高五优”换出乡镇领导班子新气象
5月22日至23日,江苏省海安市9个镇陆续召开党员代表大会,87名党委委员、47名纪委委员均以高票当选,率先在南通圆满完成镇党委换届工作。选好“领头雁”、配好“贴心人”、传好“接力棒”,海安以“五高五优”行动为抓手,念好“严、实、贤、稳、廉”五字诀,换出乡镇领导班子新气象。
“严”字当头,高站位谋划推进,聚焦政治引领“优方向”
“要以从严从实的精神抓好落实,牢牢把握换届工作的主导权,充分体现党委领导和把关作用,加强对换届重点步骤、关键环节的统筹把握,确保圆满完成换届各项工作任务。”3月25日,在全市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部署会上,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的“动员令”掷地有声!
战鼓催征,因时而动,闻令而行。4月9日,完成乡镇换届领导班子核定职数的批复;4月16日,召开换届风气监督推进会;5月8日,召开选举业务培训会……铺开海安换届工作“时间轴”,环环相扣、衔接紧凑,每一步都踏石留印。
开好换届会议,做好大会选举,功夫在会前。
海安始终坚持高站位谋划推进,把党管干部贯彻换届全过程。第一时间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专题制定6条换届人事安排原则,每周召开例会,当好“指挥官”;市委常委、市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担任镇党委“第一书记”,全面指导乡镇换届工作,当好“参谋长”;各镇成立“一办五组”工作专班,明确换届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当好“冲锋连”;市委组织部编印《换届选举工作材料汇编》,规范操作程序,当好“尖刀班”,全市上下形成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主抓、乡镇主动作为的“一盘棋”工作机制。
“实”字为重,高效率综合研判,落实人事选配“优使用”
“李逸,91票。”在海安市角斜镇的党代会现场,当大会主持人读到候选人李逸全票当选镇党委委员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这是全体党代表对这位1991年出生,硕士毕业从北京回到家乡,并来到距离城区最远的角斜镇,扎根沿海发展一线的年轻同志的充分认可。
本次镇党委换届产生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任期与“十四五”高度契合,是把“十四五”规划部署落实到基层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干部,关乎换届成功与否。
如何从人才“蓄水池”中“打捞”出德能配位的“候选人”?海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景凯认为需要深研悟、晓上情,细排挖、晓下情,真剖找、晓己情,“只有摸清了‘底子’,知晓了‘里子’,才能为换届成功铺下‘垫子’。”
海安采取立体式“访、谈、问”,组建换届调研组,通过查阅档案、座谈走访、调研测评等方式,多渠道采集干部信息,及时掌握131名领导干部工作表现和个人意愿。结合综合研判、实地访谈、市委巡察、“三责联审”等情况,逐镇逐人出具调研报告。对哪些干部需要调整、应安排到哪里去,哪些岗位需要配强、应安排什么样的干部,做到心中有数。
“贤”字为尺,高标准专题遴选,锻造干部队伍“优结构”
专题遴选精心挑、专岗培养精细练、专项把关精准用……在海安市基层人武部长的“三专三精”选培链条中,三道程序,缺一不可。
作为经过遴选且试岗评价为A等的“种子选手”,2017年转业到地方的周叶青此次换届被提拔为墩头镇人武部长,他笑称自己是“过三关”,“先过‘遴选关’,进入培养库;再过‘试岗关’,挂职镇人武部副部长3个月;最后是‘测评关’,试岗评价等级直接关乎人事安排。”
“优化队伍结构是做好换届工作的着力点,需要坚持个体优选与组合优化相统筹,做到通盘考虑、总量调控。”海安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机关工委书记、干部科科长于长海介绍,为确保换届结构性人选充足,海安组织基层单位推荐换届紧缺的“90后年轻干部”“女干部”“人武干部”3类人选,通过主题座谈发言、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等,分别筛选出30、30、20名可提拔对象。
选人,要有“伯乐”之“眼”;用人,要有下沉之气。紧扣年轻干部“1234”墩苗计划这一主线,海安立足多岗位培养,综合考虑干部性格、专业、能力特长等因素,坚持以事择人、以岗选人,有计划地推动年轻干部跨地区、跨领域、跨部门交流锻炼。
在这次换届中,海安新提拔90后年轻干部13人、女干部14人、人武干部4人进入镇领导班子,各年龄段干部得到合理使用,实现了结构性人选应配尽配和干部资源合理配置。
“稳”字为要,高质量选准用好,焕发班子整体“优功能”
如何实现班子平稳过渡、整体功能最优,这是换届工作的难点。海安在“稳”字上下足绣花功夫。
“稳”住人心,确保思想不乱。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 对镇主要负责人、新提名人选、不再提名人选、差额人选实施“四必谈”,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的心声,引导干部正确对待“进退流转”。
“稳”住关口,确保应核尽核。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前移审核关口,全员进行任前“政治体检”,全员征求纪委、政法委意见。2名干部动议审核取消资格,4名干部转任职级公务员。
“稳”住班子,确保平稳过渡。既考虑年龄结构,也考虑专业要求,既考虑学历,也考虑经历,既考虑干部个体,也考虑班子整体,有效放大结构比例、能力素质的“叠加效应”和“乘积效应”。
此外,还加大了市级机关部门与区镇之间、区与镇、镇与镇之间的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共交流轮岗43人。其中,跨镇交流12人,市镇交流31人。
“廉”字为荣,高要求宣传教育,营造换届工作“优氛围”
海安市大公镇党委换届选举前,91名镇党代表对着党旗集中宣誓。领誓人是镇党代表、机关第五党支部书记罗进,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海安市委组织部选聘的换届风气监督员。
像罗进这样的监督员,海安本次换届共选出了18名,每镇还配备了宣传员和联络员,共同组成“三员”队伍。每周填报《换届风气监督员工作情况反馈单》,及时掌握“两代表一委员”思想动态。
“换届风气,事关换届质量。监督是最有力的防护,查处是最有效的震慑。”海安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锦璜向记者展示《镇党委换届风气监督任务分解表》,分门别类、事无巨细,图表化明确“建立组织机构”“开展谈心谈话”等14项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倒逼节点,压紧压实了镇党委主体责任。
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换届工作意义纪律;各镇创新形式,将换届政策和“十严禁”纪律要求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到“神经末梢”;组织开展“换届纪律承诺活动”,全市分层分类签订严肃换届纪律承诺书2100余份,发放换届风气提醒卡2500余份;建立信访舆情监控机制,搭建“五位一体”换届纪律举报平台,接到一件立项专办一件……换届期间,海安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严格“约束”中营造了换届“优氛围”。
换届后,海安市乡镇党委班子结构进一步改善,素质有了新提高,班子得到进一步优化,平均年龄38.27岁,比换届前下降1.46岁,其中35岁以下占41.38%,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5.41%,比换届前提高2.1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抓好了乡镇党组织换届这个“源头”,乡村振兴才能“活水自来”。完成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任重而道远。海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张明星表示,“今后,我们将着力增强新班子的整体功能,切实提升队伍活力,为全力打造‘五个海安’、奋力建成‘五个强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