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梅李:“红色党建+数字网格”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江苏省苏州市梅李镇位于常熟东北部,东靠上海,南濒苏州,西邻无锡,北依黄金水道长江,总面积80.8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具有1100多年建镇史,是全国闻名的孝爱之乡。2017年以来,梅李镇依托全国“领跑”的多项技术攻关,将基层党建网与社会治理网“两网”融合,让党建领路、数据探路、民意指路,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沉,变被动处置为主动预防,变政府独奏为社会合唱,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扁平管理、精准服务、智能支撑、法治保障”的梅李社会治理创新之路,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
以“红”绘“底”,党建引领把好治理“火车头”
梅李镇坚持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主动在网格化建设中植入红色基因,实现基层党建网与社会治理网“两网”融合。同时,梅李镇主动打破原有党组织区域布局,无缝匹配社会治理网格区块设置。全镇划分18个二级网格党组织,78个三级网格党支部,每个二级网格同步布点1至2个红色先锋站。党员根据户籍所在地划分到网格,编入所属网格党支部,实现就近活动、就近管理、就近服务;以网格党支部、红色先锋站为锚点,辐射周边党支部,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党员服务和教育管理全覆盖。每个党员有了自己的“红色坐标”,也有了专属的“红色堡垒”。
布点融通的同时,梅李镇管理融入,创新运用“两网融合”管理法,将党建模块纳入大数据平台,以“线上管控”促“线下落实”,从上到下一张清单,从下到上百花齐放。根据实际,梳理出了4大类40项清单任务,以一张“网格化党建清单”促进任务落地。每月1日,18个村(社区)党组织二级网格都会通过联动平台的党建模块,收到来自镇党委一级网格派发的党建工单。工单条目式列明当月任务及完成时限,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智能化管理。
以党员为龙头,梅李镇还联动指挥分中心(综治中心)在镇一级网格层面成立了专职巡查队伍,指导二三级网格员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巡查员每天定时至村(社区)网格联动工作站(综治中心)和网格员共同办公,提升了问题处办效率,各类专项整治成效更加明显。近年来,全镇消除安全隐患1.2万余处,总计约50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
以“数”织“网”,技术革新驱动治理“加速度”
梅李镇充分重视信息化在社会治理领域的运用,把信息化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任务和关键环节,坚持“人在干、数在算”的理念,全力打造具有智能流转、联动处置、闭环运作、全程留痕功能的智能应用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接派工单110101件,已处置108926件,处置率99.9%。
梅李镇开发综合性大数据展示分析平台,整合全镇治安监控、违停抓拍、国土卫士、无人机巡航等多路视频源,融合企业安全消防“双随机”巡查、“12345”镇村联办、“安居超市”动态共享、“数字城管”、网格人员数字轨迹回放等数据库,集成“网格党建”“12345服务热线”“数字城管”“企业巡查”“社会治理”“行政执法”“行政许可”6大模块的数据展示分析,初步形成镇级综合性指挥平台。
有了平台,还要实现全流程“数”联通,梅李镇建立“1+N”数据辐射体系,网格员统一配备移动终端设备,实行人机绑定,将1个平台大数据库与N个手机小数据点实时连接,社会综合治理事件发现、受理、分流、处置、跟踪、督办、反馈、评价等环节全部线上进行,形成了完整的业务流闭环和信息流回路。依托全国首创的“数字门牌”和物联网技术,网格员勤耕“网格责任田”,定期入户走访扫描每家“数字门牌”二维码,结合扶贫帮困、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矛盾纠纷化解调处等数据,做到“人户结合”数据动态更新。
梅李镇还不断创新数据“聚通用”模式,通过重构让数据聚起来,通过交换让数据通起来,通过共享让数据用起来,在“智治”上持续加码。梅李镇不断完善镇村互通政务服务体系,实施“政务服务直通车”项目,全镇1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工作站,承接66项便民服务事项,同步推行“一窗通办”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村”即可享受政务服务便利性。此外,梅李镇还探索建立党建网格微平台,将网格党建云平台由电脑端前移至手机端,试行“指尖上的党建”。以“指尖上的信息”汇集基层党建“信息网”,建立“党务+政务+服务”网格体系,做到资源第一时间整合、信息第一时间互通、服务第一时间到位。
以“民”促“治”,群策群力激发治理“动力源”
为进一步探索完善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梅李镇始终坚持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让群众享,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用民意树起社会治理样本。各网格支部根据各自特色以不同的活动聚民心解民忧,深入服务不拘形式,百花齐放。新丰村党委成立了“绿色新农行动支部”,以新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全体党员为主力军,动员群众攻坚克难,团结致富;珍南村党委成立了孝爱志愿服务行动支部,常态化组织开展敬老孝亲、文明出行、阅读推广等志愿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党员和群众的距离,激发了党员奉献的热情……
为进一步实现村民自治,梅李镇推广运用瞿巷村“1+N”自治工作法,村民举止规范有村民自己制定、定期补充修改的村规民约作为标准;村民议事有专门的议事平台和一系列规范流程;村民纠纷化解有经验丰富的退休党员、乡贤组成调解队开设的“专家门诊”。实施农村社区“睦邻空间”服务项目,梳理公益资源网络,构建“开放空间”议事模式,引导网格干部、村(居)民组长(代表)、党员群众参与大事件商议、处置,探索建立基层党建引领方向、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民主议事共谋共治的“微自治”模式。
梅李是著名的孝子之乡,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梅李就占3孝,是中国孝爱文化之乡和孝爱文化传承基地。近年来,梅李镇以传承孝文化为主线,形成了孝爱、孝廉、孝和、孝德、孝贤特色人文体系。据介绍,梅李镇目前已建成“梅林书院”等一批融理论宣讲、文化科普、法制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厚植梅李历史文化博物馆、培华美术馆、孝廉教育馆、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成立旧址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组建“孝爱志愿服务团”“小青梅”等一批镇村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以“德治”描绘和谐乡村。如今,一张红色智慧网格正在梅李镇交织成现代乡村的幸福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