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南京六合程桥街道: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来源: 时间:2021-07-19 点击数:

作为“古棠邑”发源地,程桥素有“金陵第一城”之称。近年来,程桥街道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挑重担、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攀升。程桥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全街上下将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厚植生态底色,擘画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深耕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作为南京市著名的“裁缝之乡”,程桥服装工业起步很早。本世纪初,程桥就创办了集服装生产、加工和出口为一体的南京服装工业园。2006年9月被省纺织工业协会授予“江苏服装名镇”称号,享誉江苏省内外。目前集聚了以南京昊天、苏美达创星为龙头的入园企业近30家,“奥威”“诗文柯”等一个个自主服装品牌从这里诞生。

利用好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近年来,程桥街道一方面主动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围绕瞪羚企业江苏大地益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先后吸引拜思特环保、蓝奥环境等水环境治理企业落地,一个以水环境清洁为主导、科技创新为支撑、工业与服务业兼有的节能环保特色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如今,行走在程桥工业园,服装设计师争分夺秒设计适销对路新潮服装产品的场面,与科技工作者加紧科研攻关助力打赢碧水攻坚战的情景相得益彰。

程桥工业园内热火朝天,池杉湖湿地公园里花开正艳。作为横跨苏皖两省的省级湿地公园,池杉湖总面积为6000亩,其中程桥街道占3800亩。以湿地保护开发为契机,程桥街道探索建立了共建、共保、共融、共享的生态资源跨区域保护开发“四共”模式,共同守护一方湿地。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5年开始,程桥依托社会资本流转湿地周边土地,增加湿地植物栽植,进一步改善湿地生态结构,扩大鸟类安全活动半径。同时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团队对园区建设进行指导,充分畅通水系循环、保证湿地水质,提升生态功能;积极推进保护区范围内村民搬迁,坚决不在湿地外围两公里内搞房地产开发和工业生产,给鸟类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栖息环境。

保护和修复久久为功,如今的池杉湖湿地公园,千亩荷塘,花开绚烂,碧叶连天;万株池杉,矗立湖面,蔚为壮观;野鸭嬉戏于湖边,百鸟争鸣在枝头,成为长三角地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位于程桥的“网红”景点还有恋山。恋山,曾是一座荒山,经过多次封山修复,每年播撒草种四五百斤,如今整个山头绿草如茵,因傍山有一大坝,被众多网友称为南京的“坝上草原”,成为大家心中的“诗与远方”。

值得一提的是,7月,第35届全国荷花展将在这里开幕。届时,全国25个省市近100家单位共赴盛会,池杉湖湿地公园集中展出荷花品种1200个、睡莲品种300个以上。可以想见,一年一度的“荷花盛宴”,势必引来如织人流,赋能程桥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力乡村振兴 小康新图景加速铺展

去年底,江苏第五批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出炉”,程桥街道金庄社区肖王盛榜上有名,成为六合区唯一上榜该名单的乡村。肖王盛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入围省级名单?徜徉其中,才发现这个特色田园乡村的确名不虚传。

空中俯瞰,整个村庄被田园和绿意包围,一幢幢小洋楼鳞次栉比,蜿蜒的柏油路沟通内外。村里,池塘水草丰茂、碧波粼粼;道路两侧花木繁盛;文化长廊、健身广场上,村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闲聊谈心,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元祐古井等一个个老物件保存完整,承载着乡愁记忆……

金庄社区负责人介绍,肖王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采取理论规划与乡土经验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注重沿村庄自然肌理布局,合理选用村庄闲置建材及旧农具、老物件,融合乡村历史文化因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小品和村口标识,彰显乡村特色。此外,村内改造利用闲置传统建筑或公共空间,展示传统文化,为村庄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配套提供物质载体,对传统民间习俗、传统技艺、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真正让村民在浓浓乡愁里阔步奔小康。

“里子”光鲜、“面子”漂亮的肖王盛,在程桥街道并不是个例。池杉湖周边基本建成占地6平方公里的“水韵原乡”市级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程桥大地,吸引游客漫步其中。“流量”在线,“钱景”无限,不少村民开起了农家乐、特色民宿,日子越过越红火。

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兴旺。除大力推动二、三产提质增效之外,程桥街道还着力做好现代农业这篇富民产业“大文章”。近年来,程桥街道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等,平整土地,新建农渠、涵闸,新修田间道路,改良土壤……一套“组合拳”打出来,昔日的“烧饼田”摇身一变成了“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大田,规模经营有了更多可能。高科生态园、金六禾、石榴红了等现代农业企业接连涌现,带领越来越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放眼程桥,一幅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崭新图景正加速铺展。

砥砺初心使命 党史学习教育掀热潮

前不久,程桥街道社会事业部(社保中心)组织南京金斯服装有限公司105名符合条件的职工参加“服装制作工三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经过前期理论授课和技能训练等针对性课程,102名职工顺利通过考试,取得职业等级认定证书,通过率达97%。企业负责人表示,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不但有助于推动人力资源再升级,也有助于加深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是一件多赢的好事。

推进辖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是程桥街道“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具体举措。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近日,在前期广泛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程桥街道公布了第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共20项,涉及民生、政务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等。“事关乡村振兴和发展的大事要花大力气去办,人民群众的烦心事要更加上心去办,过去遗留下的旧问题要有新人理旧事的担当来办,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要与群众商量着办。做到办好事,事好办,事办好,好办事。”程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用心学党史,用情办实事。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程桥街道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往深里走、往实里做”,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坚持更高标准、务求取得实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跟着老兵学党史,或走进老兵家中,或邀请老兵来到机关部门“现身说法”,重温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记忆,程桥街道真正让党史入耳入脑更入心。不少党员干部纷纷表示,通过聆听老兵们的英勇事迹,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情怀和风范,真切地领悟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和人生启迪。

程桥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目标方向,不断完善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体系,丰富和创新学习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学习教育实效,学好党史“必修课”,走好发展“实干路”,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让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感。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