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盱眙:农房项目与产业配套“形影不离”
盛夏的江苏淮安盱眙马坝西瓜产业园里,1200亩西瓜喜获丰收,瓜农们正忙着采摘、搬运、打包、装车,忙得不亦乐乎。运输车辆排成长队,等着将这些西瓜运往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双色冰淇淋、彩虹系列、苏梦、苏创系列等数十个品种,凭借个头匀称、水分充足、皮薄脆甜等特点,迅速占领当地市场,深受市民喜爱。
入住马坝镇街南社区的张运道感到满满的幸福,“没想到60岁的我,不仅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还在离家1公里的西瓜产业园找到了工作,每月有2000元收入。”张运道说,是党的好政策让他们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越活越有滋味!
西瓜产业园负责人杨树国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据他介绍,现在每天有200-300人在产业园打工,每人每天可收入120元,小西瓜成了搬迁群众的“甜蜜产业”。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近年来,盱眙立足区域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做到新建农房项目与产业配套“形影不离”。
走进淮河镇明陵小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水乡风情、清新明亮的农家小院,目前已有100户搬迁群众入住。不远处,虾稻共生稻田如棋格般镶嵌在大地上,与小区交相辉映。明陵小区群众走出家门就能上班,过上了城市人向往的现代田园生活。目前盱眙县虾稻共生面积已达66.5万亩,年交易量13万吨,小龙虾产业规模超百亿元,带动10万人就业,被省委书记娄勤俭赞誉“一只虾致富一方人”。据明祖陵村党总支书记孙亮介绍,该村规划设计农民集中居住区、省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明祖陵景区三区融合,保障搬迁群众家门口能就业。
茶树绽新绿,微风拂清香,一群采茶女身着采茶服,身背小茶篓,在黄花塘镇雨山茶场忙碌着。近年来,雨山茶场以“茶韵雨山”为发展定位,打造集特色观光农业、湿地田园生活、黄花塘耕读传家特色民宿于一体的小桥流水式的典型江南水韵田园乡村。目前茶场总占地5800亩,年产干茶8万余斤,拥有雨山白茶、雨山香茗、雨山珍眉、雨山云毫等10个品种系列,已成为苏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先进的商品茶生产加工基地。除了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以满足250名小镇居民充分就业外,雨山茶场还吸收了附近桃源小镇、芦沟小区近300名搬迁群众就业,圆他们安居乐业梦。
盱眙县按照“项目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项目布”要求,抓好农房改善工作,马坝西瓜、黄花塘茶场、河桥中药材等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产业片区初步形成;盱眙龙虾、盱眙龙虾米、盱眙生态水库鱼等特色品牌创建成效显著;全县景区、景点旅游经济蓬勃发展……40个新型农民社区的搬迁群众享受着产业兴旺带来的家门口就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