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镇江丹徒:甜蜜的果实,鼓起农民钱袋子
日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江心洲传来好消息,该地半岛农庄种植的白凤水蜜桃凭借皮薄肉厚、汁多味甜等特点,荣获了2021年省优质桃品鉴推介评比活动金奖。
走进半岛农庄,200多棵白凤水蜜桃果树上,已经挂满了圆润饱满的果实。据江心洲半岛农庄负责人刘业成介绍,每年他们都要对桃树进行4次修栽、3次疏果,确保每棵桃树最终定果量在80-90粒左右;同时,还要做好避免鸟虫防护工作,从而保证果实的质量和外观。“果子长得好,今年又拿了奖,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刘业成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只要走对路子,辛劳就不会白费,种果树也能致富!”
心里甜蜜的不止江心洲的果农,就在丹徒区另一块江岛,世业洲四季春高效农业园里,一串串夏黑葡萄垂挂在藤蔓之间,白白的果霜包裹着每一粒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甚是喜人。工人们熟练地将一串串成熟的葡萄采摘下来,并用保鲜袋包装好,保证口感新鲜。
据农业园负责人叶明兰介绍,目前上市的葡萄品种以夏黑为主。今年由于雨量偏少、光照充足,葡萄甜度很高,果肉也更加细腻。“我们是江浙沪皖包邮,全国各地发货,每天发货要发个300、400斤,还有不少游客亲自来采摘。”叶明兰说,“自从开始发展高效农业,我们请来了专家进行指导种植,果子质量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
夏天的丹徒区,“致富果”还有很多。镇江市丹徒区谷阳镇千里村杜村里,正盛产着另一种红彤彤的“致富果”。71岁的糜兆根和65岁的老伴钱维珍,建有8个西红柿大棚。多年来注重西红柿栽培技术,深挖土,只用有机肥,使他的西红柿壁腔内的胶状物非常丰满,口感特别好,成了远近有名的“网红”蔬果,半天就能卖掉200多斤。“一天都能卖到七八百元,多的时候能卖到上千。”糜兆根满脸笑容地说。此外,为了让更多食客能够品尝到自家的西红柿,在女儿的建议下,糜兆根也开始售卖礼盒,销售十分火爆,远销到外地。
据了解,千里村共有10家农户30亩地在持续着这份“火红”的事业。每到番茄成熟时,千里村一茬茬番茄销往市区和其他城市,真正走出了“千里”。
夏天的丹徒区,各地盛产多种蔬果,如江心洲葡萄、无花果,上党镇的黄桃,荣炳园区的李子等。为了帮助果农们,丹徒区多措并举,一方面派出专家下地现场指导种植,帮助果农“种”;另一方面则通过现场展销、线上直播助销、机关事业单位消费助农等方式,帮助果农“销”,让越来越多甜蜜的果实,“甜”到农民钱袋里,“甜”到农户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