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台周黄村:传承红色基因 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 时间:2021-08-05 点击数:

草木葱郁,苍松翠柏。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周黄村条龙河边上坐落着一座纪念碑,纪念碑墙中央写有“英烈故里,红色传承”八个红色大字,两边镌刻着周如学和黄宝香两位烈士的革命事迹。时常有周黄村群众来此缅怀两位革命先烈,他们不畏牺牲,铁骨铮铮的英雄气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周黄人。

周如学1910年出生,1946年,他不惧敌人恐吓,加入游击队,很快被提拔为游击队相关负责人。1947年10月,周如学秘密回西湾河侦查敌情,此时国民党反动派正进行“围剿新四军”行动,在敌人地毯式搜查中,周如学不幸被捕,壮烈牺牲。黄宝香1887年出生,1947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联合“还乡团”开展秘密行动,得到情报后,时任联络员的黄宝香迅速赶到夏家舍通知游击队转移。当敌人大批人马赶到时,游击队早已安全撤离,而黄宝香与敌人撞了个正着,被当场抓获。“他被抓之后虽受尽酷刑,但没有向敌人透露一个字,怒火中烧的敌人将黄宝香当众杀害。”原周黄村党支部书记刘存龙向来访者回忆那段历史,眼里含着泪花。

 

70多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两位烈士的精神却激励着周黄儿女接续奋斗。过去,周黄人出门就是河,动身就得船,交通很不方便。新中国成立后,周黄人筑圩建闸,避免村民遭受水患。荒田开垦成熟田,基本上形成桥、闸、田、林、圩综合配套的防洪排涝体系,创造了“堤外一片白茫茫,堤内一片绿葱葱”的奇迹。20世纪80年代,村两委一班人又大胆提出土地流转概念,村民变“股民”,合作社按股分红,户户有股份,年年有红利,大大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土地流转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的有力推进。”周黄村党委书记费圣宏说,激活各领域党员“红色细胞”,强化服务功能,在实践中锤炼广大党员党性和能力,从而提升全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更好服务群众,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广大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筑起支撑经济发展的“红色堡垒”。工业园区刚起步时,党员干部一家家走访企业,不成功决不罢休,最终,华威标准件、溱标不锈钢等一大批企业入驻。一届届两委班子坚持不懈挂钩服务企业,为企业保驾护航。东台市凯诚不锈钢制品厂负责人费正根30年前创业,从事不锈钢拉丝生产销售,逐渐做大做强。如今,周黄村已吸引境内外46家企业和120家个体工商户入园创业,其中规上企业16家,纳税超500万元企业3家、超100万元企业6家。全村1500多名劳动力进厂务工,并吸引外来务工人员2000多人,人均收入达3.9万元。

如今的周黄村,人居环境优美精致,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文化底蕴繁荣深厚,村民幸福指数逐年提升。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