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中:党建引领写好城乡融合大文章

来源: 时间:2021-08-05 点击数:

这个夏天,江苏扬中人多了一个既能满足购物欲,又能一尝“舌尖上的美味”的好去处——一座面积9万余平方米,外加2万平方米金街的大型购物广场。仅在开业当天就吸引了众多扬中市民前来捧场,成了名副其实的“青年社交场”,场景多元的“人间烟火地”,更成了一张代表城乡融合发展的“城市新名片”。

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扬中“新城再造”

这座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建成,是该市以党建引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前我们买东西要开车从乡下到城里,这个大型商场如今就建在我们‘家门口’,现在想买东西特别方便,走几步路,就能到这里。而且想买什么,这里都有。”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建成让周边市民一下觉得生活变得方便许多。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扬中“新城再造”,推动城乡资源均等化从蓝图变为现实。

数据显示,该市在教育领域,实现了办学条件、优质师资、教育质量“三个均衡”,全市55所各级各类学校中,城区学校24所,乡镇学校31所;在公共医疗领域,组建了“整岛一体化”和“市镇村一体化”的县域医共体,力促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利用双下沉;在产业发展领域,推进“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借力推动“党小组+乡贤”“党小组+商会”,发掘项目招引信息388条,成功落地一批优质项目,赋能产业兴旺,成功跑出了深化城乡融合的“第一棒”。

“创建之门”提升的百姓“获得感”

绿色植物、洗手液、干手机……走进市区公厕,干净、敞亮、美观的感觉扑面而来,温馨的内装饰、明亮的各式器具,清爽的空气,让人心生愉悦。一份公厕保洁日检表上显示:镜子、小便池、坐便器、洗手池,这些公厕内的设施都有专人维护。

握紧“文明尺度”、改造“方便角落”。公厕改造,仅是扬中市推进创文创卫,提升百姓获得感的一个缩影。

群众的呼声就是工作的风向标。背街小巷看似隐蔽,实际上也与市民生活贴得很近,随着今年多部门对背街小巷的重拳整治,工会路、美食一条街等愈发干净整洁、焕然一新,一条条文明街巷于细微处将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该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起农村垃圾收运、河道保洁、绿化管护、道路管养等全覆盖的“八位一体”运行维护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行政村占比100%,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均达100%。2020年,建成省特色田园乡村4个,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4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传统村落2个、省美丽宜居村庄 31 个。

城市精细化管理让江中明珠更闪亮

“有人在焚烧垃圾。”日前,该市西来桥镇热心市民李先生拍了两张照片并配上文字,发到一个叫“城市啄木鸟”的QQ群。“感谢提供线索。我们将第一时间派人处理。”很快,李先生反映的问题得到了QQ群管理人员,同时也是该市创文办工作人员的回复。

 

发挥市民城市管理监督员的“啄木鸟”作用,治理不文明现象,是该市织密城市治理“针脚”的缩影。

对牛皮癣进行整治,对路灯进行定时更换,指导督促居民正确投放垃圾,运用雷达、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让治污更加全面、科学和细致……扬中市在城市管理上下足“绣花”功夫,让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市治理的许多问题都是具体而微的,一个井盖、一盏路灯、一个垃圾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落”,其实是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从精细处入手,从群众关切的事做起,扬中市“绣”出的,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亮丽图景,也是群众期待的美好未来。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