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淮阴太山村:重拾流量经济,运河村再现漕运繁华

来源: 时间:2021-08-05 点击数: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太山村曾为古漕运中心,境内有三闸遗址、枚乘故里、清口水利枢纽遗址、漂母祠等历史遗迹。近年来,太山村依托丰富历史遗存发展农旅产业,千年运河村重拾流量经济,焕发崭新生机。

 

在太山村百香果园,个大饱满的有机李子挂满枝头,游人、采摘者络绎不绝。

百香果园创建于2014年,是太山村重点打造的农旅项目,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如今已有桃子、李子、樱桃等10多个果树园,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果园负责人杨英辉介绍,果园不仅给自己每年增收约30万元,还常年用工20人,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除了百香果园,太山村目前已形成家文化基地、枚乘书院、滑雪场等一批综合文旅项目。针对不同项目,打造亲子采摘、企业团建等定制旅游套餐,并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打响知名度。

曾经因漕运繁荣的太山村,如今抓住互联网经济风口,重获流量资源,造福广大村民。

 

太山村党总支书记夏继军介绍,近几年,村里通过流转土地2330亩,释放劳动力150余人,目前约有60人直接或间接服务本村特色产业。2020年,太山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3万余元。

“里子”富,“面子”也要美。近年来,太山村以省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为契机,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特色村庄道路系统,拓宽和黑色化改造码太路、江宁路等约3000米,铺设古运河畔石板路约3000米,主干道配备路灯231盏,建设生态型公共停车场2处,建设日处理100吨的污水处理设施1座,铺设管网4100米……一系列举措,让太山村彻底换新颜。

 

环境美,乡风更文明。太山村在配强村“两委”班子基础上,严格落实“双专”工作要求,以党小组之家为载体,创新实施“1+10+5”工作机制,即1名党员联系10户群众,每个季度帮助每户群众解决不少于5个问题,推动太山村党组织实现由“软穷散”向“强富美”转变。

 

如今的太山村,百姓富足、村容美丽、乡风文明,成为古运河畔一颗璀璨明珠。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