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茗海社区:青砖黛瓦觅乡愁 乡村旅游促振兴

来源: 时间:2021-08-09 点击数:

江苏如东茗海社区地处栟茶镇的中心位置,和大多数村居不同的是,社区没有耕地发展农业产业,但却拥有宝贵的古镇资源。2018年,栟茶镇总体规划和古镇保护性规划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三年来,茗海社区依托“千年南沙城”的开发,铺就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路,已然旧貌换新颜。

 

乡风文明,发展前景好起来

2019年底,栟茶古镇《小镇公约》正式发布,把环境保护、邻里相处、文明用语、文明待客等都列入其中。如今,《小镇公约》经过大力宣传和普遍推广,已经成为居民规范言行、提升素质、礼貌待客的重要标准。在积极配合镇政府、开发单位推动古镇建设的同时,社区党委发布《小镇公约》,在提高居民素质上下功夫,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为千年古镇的开发建设夯实人文基础,积蓄发展动能。

 

茗海社区还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利用社区老年人较多的特点,分别成立了茗海社区合唱团、舞蹈队、舞龙队等文艺队伍,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老年生活,还在古镇运营中继续发挥作用;开展“最美庭院”“最美好儿媳”“最美好邻里”评选活动,给居民树立道德模范,号召居民积极学习模范;组建全部党员参与的传承红色基因志愿服务队,讲好大东旅社、苏中军区成立大会、中国海军第一支武装力量等红色故事和烈士事迹,将红色基因与古镇文化相结合,发动社区居民铭记历史、留住乡愁。

治理有效,基层建设活起来

茗海社区14名网格员事无巨细,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矛盾协调等工作,300多名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健全社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后,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社区成功创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茗海社区将抓党建与抓发展有机融合、互促互进,探索出乡村治理中的有效模式,成为“党建+旅游”的孵化地。“我们不仅激发了‘红色动能’,把党的理论送到工地,着力协调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还在古镇运营中打造10分钟党建圈、党建联盟、党员志愿者服务驿站,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羊’作用。”社区党委书记缪斌说。

生态宜居,乡村环境美起来

茗海社区南至南堡桥,西至虹桥,东至东石桥北园段,北至卫海桥栟中段,俗称“四桥之内皆茗海”。“四桥”之内有众多的历史遗存,居民房屋也大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围绕改善人居环境、传承历史文化、打造综治典范、发展文旅产业四张名片,茗海社区秉持“微改造”的理念,推动古镇开发建设。

随着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茗海社区加强四乱整治、污水治理、截污清淤、河岸保洁,河道的疮疤已渐渐揭去。如今,果园河、新栟河、岔栟河、栟茶运河不仅水清岸绿,还聘请了生态巡管员、社会监督员,河道有了“健康守护人”。社区立足古镇和古村相融合、环境治理和人文环境相融合,通过道路拓宽、水系贯通和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村民在古镇发展中的参与度。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