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人居环境改善 乡村向美而行

来源: 时间:2021-08-16 点击数:

白墙黛瓦,村居错落有致;道路整洁,往来交通便捷……夏末初秋的盐阜乡村,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美丽宜居的幸福图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以“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废弃物”和“提升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提升传统村落保护、提升建设管护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四治理、四提升”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实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加强顶层设计 高位推进实施

凡事预则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败事关乡村振兴大局,事关农业农村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大局。只有超前谋划,加强顶层设计,严格执行科学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拿出工匠精神,不放过每一个整治细节,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

走进盐都区秦南镇泾口村的湿地风情园,蓝天白云下,满眼郁郁葱葱,令人神清气爽。“我们这里处于朱沥沟和蟒蛇河交汇处,是名副其实的水乡。遵循市里总的整治原则,我们立足水乡实际,谋划如何把这么一大块自然湿地资源用活用足用好,从实际效果看,群众对这样的设计安排非常满意。”该镇党委副书记沈从兵介绍,湿地风情园占地300亩,总投资5000万元,由当地老年人来管护,已经成为村民们最常去的休闲好地方。

据了解,从整治开始,市级层面就拿出实施方案,让各地各部门开展工作有基本遵循。在具体操作层面,紧盯几个环节,即关键在县、重点在镇、基础在村。全市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的总要求,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部门联动、协同作战的强大工作合力。

补齐短板弱项 提升整治质量

“河水干净了,鱼虾也变多了。但是,几年前,水质黑臭,杂草丛生,大家意见很大。”8月7日,在盐都区郭猛镇护西村,该镇副镇长孙广芳说,以前生活污水直接入河影响水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后,生活污水有了处理办法。在护西村微动力处理设备前,大家看到,有一个长方形地块,里面长满芦苇等天然净化植物,在出水口,清洁的水又流进了河里。

据了解,全市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数量达1419个,占比73.6%。不仅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力处理,从2019年开始,我市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三年干净行动,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100%,11个县(市、区)均已全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新增开展镇村全域垃圾分类的镇(园区)达42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完成率达100%。

在治理厕所粪污方面,2020年完成省下达盐城市的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改厕任务1万座,新建改造农村公厕725座、乡村旅游厕所21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4%。响水县财政投入资金3000万元,按照国家最新改厕标准,统一建设户厕2万座。

在治理农业废弃物方面,盐城市畜禽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农业农村部有关领导的肯定。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7%,小型以上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100%;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达84.31%;推广化肥减量技术,化肥使用量连续十年下降;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92%。

加强建管结合 建设美丽乡村

近年来,盐城市积极推动村庄整洁清洁向美丽宜居升级,统筹谋划、创新举措,做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文章,村容村貌、村庄规划水平、传统村落保护水平、建设和管护水平“四提升”工作持续发力,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地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加大传统村落、建筑组群和盐阜特色民居保护力度,加强建管结合,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提升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效。

据了解,盐城市2020年创建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67个,创建美丽宜居村庄998个,新建森林村庄119个,建成绿美村庄65个。大丰区草堰镇草堰村被命名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盐都区楼王镇丁马港村、建湖县恒济镇建河村等17个村庄被命名为省级传统村落,盐都区大纵湖镇晨阳村等8个村庄已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备选名录。

聚力生态宜居 促进乡村振兴

盐城市各地围绕村庄功能定位、区位条件、产业特色、人文底蕴、资源禀赋,科学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田园风光。东台市、盐都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真抓实干取得的明显成效分别获得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盐都区被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亭湖区黄尖居委会短视频获第一届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短视频擂台赛生活宜居型“优秀作品奖”;盐城市17个村庄先后被命名为省级传统村落。

“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促进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再上一个台阶。”盐城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广大群众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的参与者,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最大受益者,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一定能擘画最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