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宜兴屺山村:“互联网+”赋能稻鸭米俏销四方

来源: 时间:2021-08-20 点击数:

江苏省宜兴市芳桥街道的屺山村地理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湿润,尤其适宜种植有机水稻。2018年,在成功摘得省“味稻小镇”荣誉称号后,为加快街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宜兴市芳桥街道又启动了“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水稻)基地”建设,积极引导辖区内屺山村等各涉农单位和个人在水稻种植环节逐步向优质化与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和相关部门沟通,选派专业农技人员,挂钩各地,时时关注着稻田动向并提供最及时的技术指导。

 

在农技人员的建议下,2019年,屺山村党总支和部分村民一起闯新路,在芳桥街道率先尝试“稻鸭农法”,为屺山村发展电商经济培育“爆款”产品。“稻鸭农法”主要是在稻田里利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和不间断的活动,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减少化肥、农药公害,实现水稻纯绿色生产。经过近两年时间科学摸索,屺山村总结出了多样种养经验,例如每亩地最多养30只鸭苗;绍兴麻鸭类型的中等体型品种均适合,肉质好;气温得20℃以上才能往田里赶鸭子等等。

 

得益于绿色生态种植模式,屺山村每公斤鸭稻米卖到了20元,比常规大米售价高出近一倍以上。稻鸭合作不仅节省了田间施肥、治虫等费用,而且每只鸭子也卖出了50元的高价。这种绿色生产模式,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当地及周边部分企业主的浓厚兴趣,也激发起当地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以蒋锡军为代表的企业负责人,在率先尝试了稻鸭米后,纷纷主动请缨成为家乡优质农产品的推介人。

 

为了在更广阔的领域推广屺山大米,2020年屺山村与专业公司合作合作,大力开拓线上销售渠道,以“线下”拉动“线上”的策略,逐步从单一的线下销售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发展。相较于传统批发零售渠道,网络销售的利润空间更大,积累的客户更加稳定,复购率更高。

屺山村不仅打造了专门的直播展示室,还引进年轻的网络带货主播和运营人员,从微信朋友圈到淘宝网,再到微店、抖音、拼多多、天猫商城等电商平台打造屺山稻米产业电商矩阵,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建立稳定的电商销售渠道。为提升屺山大米销售亮点,向客户真实展示稻米生态种植过程,屺山村做足做优稻鸭米概念,不仅在田间地头安置视频点,24小时展示水稻种植真实生长状况,还定期邀请农户和村干部进入直播间,现身说法,用最淳朴的语言,向客户讲述屺山发展稻米产业的信心和所取得的成就。为配合电商产业发展,屺山村还聘用一批本村剩余劳动力负责仓库管理、分拣、打包和货物搬运等工作,在发展的同时解决村内部分群众就业问题。

 

为实现“互联网+”赋能屺山村稻鸭米产业持久留香,更好借助电商平台这一腾飞的翅膀,让农产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也让农产品的销路更加广阔,屺山村党总支采取与宜兴市融媒体中心合作的方式,借助专业记者队伍,对整个直播的脚本进行严格的审核,杜绝出现夸大虚假宣传的情况。通过官方媒体的各类传统和新媒体平台,真实反映屺山稻米产业发展情况,展示产业发展成就。有了官方媒体的“背书”,有效提升了屺山稻米产业在各电商销售平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米销量也与日俱增。下阶段,屺山村将进一步扩大稻鸭米的产能,在品质上下功夫,做好这篇村级经济发展文章。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