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试点“红色物业”,破解长效管护难题

来源: 时间:2021-08-30 点击数:

自开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工作以来,泰兴市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破解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长效管护难题,泰兴在曲霞镇积极探索“红色物业”长效管护机制,为全市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提供了先行先试典型。今年5月“红色物业”长效管护试行以来,不但破解了农村环境整治“一年新模样、两年旧模样、三年不成样”的难题,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主动参与管护的积极性,广大群众自觉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监督者。

一是管护队伍实现“精英化”。建立和完善“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督查、定报酬”的“五定”标准,严格按照4001的比例从全镇村民中选聘身体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管护员101名,工资月报酬提高至1830元,同时组织管护员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红色物业”指挥长,扎口管理。

二是责任落实趋于“精准化”。“红色物业”长效管护机制的核心在于责任体系的落实,支部书记亲自抓,村组干部、物业人员各负其责。同时,将村庄划分主干道沿线、家前屋后、小巷、河道沟渠等责任地段,实现网格化管理,在显著位置增设“红色物业”责任牌,公开管护责任人、管护要求、监督员及举报电话等信息,确保管护责任落实到位。

三是管护工作逐渐“常态化”。镇采取“日巡查、周暗访、月考评”、村采取“日巡查、周评比、月考核、季调度、年评比”和“红色物业工作群曝光制”等督查机制,发现问题现场交办、立即整改。此外,经各村民代表大会确定,每年每户收取“物业费”20元,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让广大群众自主参与到长效管护监督。

下一步,泰兴市将进一步推广放大曲霞镇的典型示范效应,在曲霞镇扩大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范围,将18类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内容全部纳入管护职能,壮大“红色物业”管护队伍,真正实现管护人员职业化,奋力打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了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泰兴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