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生祠镇:刚柔并济,擘画乡村振兴时代蓝图
近年来,江苏省靖江市生祠镇坚持全要素提升,精心规划、精致建设,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在硬件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镇容镇貌整治,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在软环境上不断提升乡镇功能与品质,让乡村文明蔚然成风。如今的生祠镇,更有颜值、更富气质、更加温暖,擘画了乡村振兴时代蓝图。
合理规划,红色古镇更有魅力
走在古风古韵的思岳路上,充分感受到了生祠镇的多彩多姿和无限魅力;走过岳庙、刘国钧故居,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景区前的主题公园、文化长廊又为其中增添了不少灵动的元素,生祠镇每一个角落都在向人们诠释着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幸福。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大布局下,生祠镇立足“精品宜居、创新宜业、特色宜游”定位,大力实施绿化改造工程,合理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乡村公园、街头绿地,让生祠镇绿色空间不断拓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持续打造乡村新业态。改造修建的一条条宽敞道路,寓教于乐的一次次文化活动,更增添了乡村文明的新气息。
振兴乡村,文明脚步更加从容
2021年,生祠镇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目标,加强“点单”规范化,落实“接单”常态化,完善“派单”系统化。东进村“泰州廉政教育基地”百亩荷塘变身新时代“精神地标”,既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发展了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生祠村立足“追寻柳溥庆足迹”红色资源优势,依托党组织生活馆宣讲新思想;利珠村巧用“桃花岛”现代农技培训拓展中心开展“创业富民暖心行”服务,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弘扬时代新风,成为村民欢迎的“精神家园”。生祠镇努力推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强起来、实起来、硬起来,全力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真正地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改造提升,办好实事更获民心
生祠镇不断巩固深化文明新风工作,推动每一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进一步深化民生服务机制,集中解决一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集镇规划区污水支管网建设、农贸市场改造、天然气安装等民生问题。大力进行对环境的综合整治,解决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创造干净整洁环境,为打造农旅综合体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如今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仅是一幅幅日新月异的乡镇风貌,更多的是一道道精彩的文明风景,将文明、幸福因子深深融入其中,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