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淮阴区:“4+3+1工作法”守好百姓“救命钱”

来源: 时间:2021-08-31 点击数:

为加强意外伤害医疗费用报销管理,有效破解意外伤害住院病人的调查取证难题,江苏淮安淮阴区医保局立足实际探索创新,总结形成外伤核查工作“4+3+1工作法”(即“四项机制”“三项举措”“一个强化”),严把基金审核关口,重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守好百姓的“救命钱”。

“四项机制”确保核查工作有“深度”

建立工作前置机制。提前预警防范,履行告知义务。对前来窗口办理外伤申报的人员进行刑法、社会保险法、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全方位”宣传告知,明确告知虚假陈述的法律后果,做到提前预警,防范未然。

建立集中会审机制。成立由分管领导、专职律师、业务骨干等组成的案审会领导小组,建立案审会制度,每周集中会审,逐个“开处方”。对疑似案件、疑点较多取证困难案件的处理更严谨、公正。

建立共管联办机制。通过购买服务与商业保险公司实行共管联办,注重市场机制的引入,改变以往政府包揽医保业务的局面。充分利用商业保险公司机构网点较多的优势,实现医保经办服务的下沉。借助商保公司多年事故理赔经验和专业勘查优势,聚焦重点、找准靶点、对症施策,第一时间核实外伤患者就医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遏制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发生。

建立抽查复审机制。聚焦欺诈骗保行为,通过查病历、查过程、查台账,对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外伤案件进行抽查、复审,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疑似案件提交案审会进行研究讨论,使监管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项举措”确保业务办理有“速度”

优化审核流程。针对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量身定制不同的审核流程,推进“一窗受理”“一门式”服务,简化办理流程、减少办理时限,完成外伤待遇支付审核工作更高效。真正做到违规资金不流失一分,参保人群该享受待遇不少拨一分。

 

加强经费保障。投入经费4万余元,为外伤调查人员专门配备了一套专业设备,包括执法所必需的高清录像仪、隐形录音笔、录音电话等,切实提高调查取证的效率,保障外伤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合法性,实行执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推动现场取证“无死角”。

 

搭建多元平台。一是通过与“120”办公室联动,对非疾病、非居住场所发生的外伤现场重点勘查,提供更加详细的受伤记录(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受伤地址、经过等)相关信息,提高调查的高效性、可靠性。二是与23家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服务中心、214所村卫生室协同合作,搭建外伤排查网点。三是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借助多部门的力量,准确、高效地调取外伤案件的相关信息。

 

“一个强化”确保便民服务有“温度”

强化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通过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以及电子举报信箱,主动开门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所有已审核报销的详细信息,在乡镇卫生院、乡村卫生室公示两周,让广大群众对已报销的外伤案件进行再监督,让外伤案件报销更公开、透明。

2020年,淮阴区医保局共受理外伤申报8850人次,走访调查689件,实际赔付6905人次,拒赔金额1100多万元,在外伤费用历年递增10%的情况下,首次实现了下降10%,有效地减少了医保基金的不合理支出,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率。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