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科技+科普”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时间:2021-09-02 点击数:

自江苏省科协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4+1”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南京市高淳区科协根据省、市科协的总体部署,迅速行动、找准定位,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将“四长”(指医院院长、中小学校长、农技推广部门负责人和科技型企业家四类人群)吸纳入科协领导机构,拓宽平台,让“四长”动起来。高淳区科协通过成立科技特派员队伍、组建区级农技协联盟,促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以“科技+科普”力量打通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体现科协担当。

广泛吸纳“四长” 拓宽科协组织体系

6月30日,高淳区漆桥街道科协成功召开换届大会,至此,高淳区镇街(开发区)科协换届完美收官,建立了“四长”专兼挂科协副主席服务机制,8个镇街科协、1个开发区科协主动吸纳36名优秀“四长”进入基层科协领导机构兼任副主席,充分发挥“四长”联系面广、动员力强的作用,把更多热爱科协事业、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组织活动能力较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充实到科协队伍中,带动医疗、教育、农业、科技等各领域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为基层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类公共服务。

细分优势产业 科技特派员入乡服务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科技是核心。去年,高淳区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是此次试验重点改革项目。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高淳区科协助力城乡融合,最大程度整合科协、科技资源,成立高淳区科技特派员团队,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今年5月,高淳区科协联合科技局遴选10名人员,结合8个镇(街道)“四长”中的农技推广部门负责人、村(社区)农技人员组建若干个科技特派员团队(一镇街一团)入乡服务,科技特派员队伍将细分各镇街和村庄的优势产业,开展一月一次的“科技暖村”行动,引流更多科技、科普资源往乡村集聚,为乡村产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注入科技动能。

创条件搭平台 激发“四长”潜能

为了让“四长”充分发挥作用,激发“四长”自觉融入科协服务大局,团结引领其所在领域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作用,高淳区科协不断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今年,以省市区科协“共学共建”为契机,以东坝街道为试点单位,以合作社为基础,成立高淳区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协会,试点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下一步,高淳区科协将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导,探索“合作社+农技协”的发展新模式,集成科协系统上下优势资源,与“四长”进行有效对接,整合产业链所需科技、人才、平台、渠道等资源,吸纳水稻产业链中涉及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成产业链闭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纵深推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形成与新时代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协工作新格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