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姜堰区白米镇:环境“智”理 治出美丽新家园

来源: 时间:2021-09-02 点击数:

走进江苏泰州姜堰区白米镇甸河村,只见道路干净整洁,河塘碧波荡漾,稻田绿浪翻滚,呈现一派诗情画意的新农村景象,这些都是人居环境整治的累累硕果。

白米镇甸河村由金星村、甸江村、甸河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20个村民小组710户村民,也曾面临着群众矛盾多、人居环境乱等问题。今年以来,甸河村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第一抓手,以为民办实事为突破口,啃最硬的骨头、办人民群众最满意的事情。

 

“一盘棋”思路谋布局

按照“全面整治、重点突破、中心带动、同步开展”的思路和“控新治旧、分类施策”的原则,聚焦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多措并举,在做好清垃圾、清塘沟、清农业生产废弃物“三清”工作的同时,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聚焦集中清脏治乱,持续开展了拆违建、控乱建,建水渠等专项攻坚战。有效实现了“控制增量、消除存量”的目标要求。对一些小的、整治成效不明显、容易反复的沟塘,采取在水中分散式育藕的举措,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能成为乡村田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揽子”制度补短板

面对整治范围广、耗时耗力等问题,甸河村提出了清洁文明户评比制度,通过“示范评比”和“积分制”管理,在群众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提升广大村民居住幸福指数,巩固人居环境成果。同时紧紧抓住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完善一户双桶、网格垃圾集中转运点。从长远的角度提出了“房前屋后三包责任制”,通过每家每户各自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实现布局美、卫生美、设施美、绿化美、家风美,用“红黑榜”制度营造全员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

 

“一张网”模式抓落实

以网格为单位,开展人居环境互查以及村清洁文明户评比。人居环境互查不找亮点找缺点,对环境比较差的地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教活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群众真正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当家人”。在清洁文明户评比活动中,各网格长、网格员带领所在村组的村民代表及党员代表参与考评,实行每季度一评,评比结果在新风文明实践站公示栏内公布。创建长效管护一包到底、问题清单限时办结制度,与长效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周期协议,权责分明,结合村民代表大会让管护人员红红脸、管护成果亮亮相。充分发挥网格作用,以“评”促“行”,鼓舞干劲,调动更多群众共治共享,自觉维护村庄环境。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