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古里:“三定一督”带起乡村垃圾分类时尚风

来源: 时间:2021-09-06 点击数:

农村“垃圾革命”是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一仗,然而“怎么分,谁来分,如何管”的问题,却困扰着不少农村“分类人”。在江苏省常熟市,越来越多集中居住小区通过普及“三定一督”垃圾分类模式,引导居民养成了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好习惯。

常熟市古里镇芙蓉村看准了“三定一督”在解决集中居住区域垃圾分类投放上的优势,在2020年7月1日率先将这套模式引入农村。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芙蓉村垃圾分类“三定一督”已实现村域全覆盖。对于垃圾分类,村民们也完成了从“不习惯”到“自觉分”的转变。

探索“固定+移动”分类新模式

芙蓉村现有村民234户,集中居住在红豆小区和东尤漕两个自然村庄。村庄公共区域紧小、人员居住密集的情况,虽然为“三定一督”投放提供了位置上的便利,但不富余的公共空间也给建设“三定一督”投放点带来了困难。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和广泛商议讨论,村委会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试点在红豆小区一区实施“固定+移动”结合的投放模式。

在建设一个“三定一督”固定分类投放点基础上,辅以一个“三定一督”移动分类投放点,即将原有“一户两桶”分类收运电瓶车改造为带四分类桶的电动车,定时定点停在指定位置,待投放时间段过后,再到指定收集点位。这样既不占用公共空间,又节约了建设成本,同时,即停即走的移动式投放车辆省去了垃圾桶拖运的中间环节,减少了垃圾“滞留”的时间。村民周宇豪表示:“垃圾车停一段时间就走,味道散得快,特别是夏天没有那么重味道,我觉得蛮好的。”

实现“要我分”到“我要分”新转变

从“上门收运”到“定点投放”,为了让村民尽快接受并适应这一改变,芙蓉村先从硬件入手,撤掉农户门前“一户两桶”,分发户内“一户两提桶”。同时,芙蓉村开始对“三定一督”试点村庄实行垃圾分类“积分制”管理,从行动上调动村民垃圾分类投放主动性,探索推进“垃圾分类+村民自治”。

芙蓉村村委会通过自荐和推荐形式,从保洁员和村民中物色分拣员、志愿者、督导员,指导他们利用“苏州垃圾分类”App,在每日投放时段对村民分类投放情况进行监督、扫码和打分。村民的月度累计得分既能用来兑换相应的生活物资奖励,又与每月星级文明户评比挂钩。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试运行,村民们很快适应了早晚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新习惯。随后,这一模式的覆盖面扩大到包括红豆小区一区、二区、三区、东尤漕在内的全部村域,农村垃圾分类“三定一督”成了芙蓉村的“新时尚”。

用好“人眼+电子眼”督导新手段

在农村垃圾分类“三定一督”推广过程中,大部分村民都能够在规定投放时段内到点位上投放垃圾,但在非投放时段,还是发现了有垃圾乱投放的情况,特别是在分类投放点上,时常会出现过时投放的垃圾包。为此,芙蓉村适当调整了投放规定,村民错过了投放时间可以通过预约方式联系收运电瓶车上门收运。同时安排志愿者加强日常巡查频次,按照“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曝光一起”的原则,规范好村民的分类投放行为。

2021年5月,芙蓉村村委会又进行新的尝试——在所有固定分类投放点位上安装实时监控摄像头,通过移动信号端口,监控内容可直接通过网络发送到红色先锋站电脑上和督导员手机上,一旦在点位上出现乱投放现象,会在第一时间在电脑和手机端弹出提示信息。“人眼+电子眼”的两“眼”结合进一步保障了“三定一督”规范有效落实,村民的分类正确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自芙蓉村垃圾分类“三定一督”模式实行以来,垃圾减量化初见成效,生活垃圾减量达15%。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