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启东海复镇:推动申遗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时间:2021-09-24 点击数: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南通博物苑时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其后,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又指出,要加强对张謇精神的研究梳理,把整个南通当成展示张謇精神的博物馆。原坐落于江苏省启东市海复镇区的通海垦牧公司,就是为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办。120年前,张謇心系民族危亡,立志实业救国,开创了我国第一个股份制农业样板——通海垦牧公司。以此为起源,张謇一路北上至连云港,成功向海围垦500万亩。因此,作为垦牧大本营,海复镇成为中国垦牧第一乡。

 

位于垦牧总公司二堤和斜圩的海复镇搬场村,从农田水利、种植布局、农耕习俗,到民居格局和民俗文化等方面,至今仍基本完好地保存着张謇时代沙地圩田的传统风貌,这是启东乃至南通、全国一笔不可多得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沙地圩田农业系统是启东对外展示张謇垦牧精神的一个重要窗口。

 

2021年初,启东市政府确定,将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申报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落实总书记视察南通指示,弘扬张謇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沙地圩田农业系统分为三大区域:即通海垦牧公司复建区、农遗核心展示区和拓展辐射区。在位于原海复棉厂也就是通海垦牧公司遗址上,由苏州民用设计院设计、苏州苏园古建园林有限公司承建的通海垦牧公司复建工程,已于2021年5月正式开工。复建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97亩,其中仿古修复区56亩。将恢复当年公司内慕畴堂、垦务厅、望稼楼、味蔬园及表门等原有建筑和布局,改建仓库、设滨水码头、入口景观等共计16个分项设施。目前,慕畴堂、垦务厅、茶座休憩厅等复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村企联建契合度凸显。海复镇垦牧村作为垦牧公司遗址所在地,当复建项目敲定的喜讯传来,村党总支一班人既振奋又深感责任重大。在海复镇上统一部署下,面对艰巨的拆迁安置,全班人马挺身而出。苏州工程队进驻遗址,村里主动联系,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在搬场村,苏沪农业公司一系列申遗项目的实施,同样得到了村党总支、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按照申遗规划,部分已作填埋的宅垅需要重新开挖保坍,原生态民居、四个展馆涉及十来个农户的迁移安置、500亩核心区内的沟河水系整合、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布局等诸如此类的事项不胜枚举。

村民自觉参与度增强。垦牧公司复建、申遗核心区建设,是全镇全市的大事,更是垦牧、搬场两村百姓的切身大事。两村党组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武装村干部的思想头脑,统一对申遗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通过对各项工作落实分兵把守,把党建考核融于申遗工作之中。一批年轻党员、团员纷纷加入到申遗工作志愿者队伍。通过村里的广泛宣传动员,广大村民对申遗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居住在垦牧公司遗址旁的垦牧村3组村民施云飞家,自复建工程队进驻后,装载建材的重型车辆进出络绎不绝,加上一些机器的声音,生活受到干扰。老施对此很坦然:申遗是全市的大事,我一家暂时受点影响,问题不大。搬场村8组80多岁的孤寡老人宋美英,年事已高,不愿搬去安置楼,在村党总支书记一次次上门劝说下,老人终于腾出了3间住宅。

村民百姓满意度提升。申遗工作正在扎实稳步推进之中,基层组织的村庄现代化治理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在核心区与拓展区,垦牧村和搬场村在耕地上多有交集,因为主战场在搬场村,垦牧村主动配合服从统一规划,全力支持搬场村。搬场村党总支书记郁卫飞自申遗工作开展以来,将“推动申遗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理念灌输全村上下,身先士卒,接下最重最难的任务,哪里有困难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