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清江浦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农业先行。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把发展规模化、产品品牌化、运营产业化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加大资金扶持、拓宽服务渠道等方式,抢抓政策机遇,强化帮办服务,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发展的道路。
项目资金赋动能
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推动作用,清江浦区积极整合省以上现代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农业生产奖补资金、市级“4+1”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基地、上项目、搞研发、创品牌。2017年以来,全区共争取到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发展资金2565万元,培育出江苏淮香食用菌有限公司、淮安湘大骆驼饲料有限公司两个产值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项目资金的支持,为主体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有效缓解经营主体资金短缺问题。
开拓市场闯出路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相关部门的组织下,清江浦区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先后在南京、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参加50余场农产品展示展销会,使得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了大门,走向市场,淮安红椒、淮香杏鲍菇、“汉耕”大米、“章福元”卤味和浦楼酱醋等众多优质农产品获得市民青睐,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打响,加快了清江浦区农产品走出去的步伐,为经营主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通过培育,清江浦区初步形成了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为骨干的农业产业化集群。2020年全区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总额超20亿元,其中年销售额亿元以上6家,超10亿元1家。
积极引导优服务
清江浦区积极鼓励引导经营主体发展订单购销、电子商务、集中配送等新业态,扩大主体营销规模。同时,积极引导农字号企业加强资本运作,上市融资,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目前,淮安柴米河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在“新三板”挂牌。
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提高了农业经营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助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下一步,清江浦区将继续为企业发展聚势赋能,引导经营主体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技术服务、农资供应、市场营销、农产品初加工等服务,加快突破人才、资金、土地流转等发展瓶颈。“未来,我们将在帮扶带方面作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类型、关键环节、关键品牌上下足功夫,从直接的带动就业,到间接的传授技术,争取做到落地一个企业、带动一片地区,发展一个项目、带动一批农户,做强一个品牌、带动一方致富。”清江浦区农水局局长蔡伯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