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高邮界首镇:串起生态文明、运河文化 彩虹路筑就乡村振兴路
彩色稻田画栩栩如生,连标生态园硕果累累,界首运河大码头遗址公园龙腾盛世……国庆小长假期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界首镇开展“1号公路”拉动乡村振兴,“双色旅游”推进率先崛起为主题的网红景点打卡活动,吸引了市内外6000多人前来观光旅游,近千名游客在网红景点拍照并转发朋友圈,点赞数达6.8万人次,让界首镇秀美的生态风光和灿烂的红色文化声名远扬,有力提升了千年古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浩淼无垠的高邮湖、摇曳多姿的芦苇荡、穿境而过的大运河和历史悠久的老街巷,构成了界首镇“一湖一荡一河一古镇”的绚丽画卷,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以来,界首镇按照建设“滨湖生态名镇”的发展定位,从8月20日开始,投入400万元,以乡村主干道盂陵南路为中轴,实施水泥路面修补、沥青摊铺、绿化、彩虹线喷涂等提档升级工程,成功打造了总长7公里的“1号公路”。
同时,界首镇对“1号公路”两侧的生态资源、红色资源进行整合,建设、完善5个网红打卡点,投入11万元,在界首运河大桥脚下试种彩色水稻,并成功制作了2块具有观赏效果的创意文字和创意图案“彩色稻田画”,生动展示了界首镇的生态文明与农耕文化。
界首镇在界首运河大码头遗址公园内举办舞龙、打腰鼓、荡湖船等民俗表演活动,让运河生态和运河文化相得益彰。投入60万元,在“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华中雪枫大学旧址内打造“馆中馆”——邱一涵事迹陈列室,成为集党史学习、廉政建设、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基地。近年来,连标生态园大力发展葡萄、火龙果、草莓、水蜜桃、李子等果品种植以及稻蛙套养新业态,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也带动了周边老百姓共同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界首湿地环境越来越好,许多东方白鹳从候鸟变成了留鸟,界首镇大昌村成为了全国第二个东方白鹳保护地。广大游客前来观赏东方白鹳筑巢繁殖、凌空飞翔、嬉戏觅食。
界首镇以网红点、网红路、网红旅游专线为切入点,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连标生态园和芦苇荡湿地公园提档升级、美丽乡村建设等为载体,通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文旅融合、着重长远”的举措,把“生态为基”作为持之以恒的目标和追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擦亮了界首乡村旅游的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