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广陵晨兴村:建成水稻“基因库” 带热乡村科普游

来源: 时间:2021-10-11 点击数:

“大家往我的左手边看,这片稻田就是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10月7日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晨兴村党总支书记汤杰没有休假,而是来到村委会迎接小长假最后一批游客。

晨兴村是沙头镇最东端的小村庄,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这里建成了水稻品种“基因库”。国庆长假期间,游客络绎不绝,小村庄成了新的网红“打卡地”。

“大家知道吗?水稻不是只有一种颜色,它是可以随着生长周期而变化的。”扬州大学农学院的朱金燕,是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的驻点研究员。此刻,她化身“导游”,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这是一种彩色稻,水稻的一个品种,颜色可以随着生长周期而变化。”

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里,像彩色稻这样的水稻品种,还有2万多株。朱金燕介绍,试验基地是一个巨大的水稻“基因库”,通过品种的选配,实现水稻产量、口感、营养成分的最优化。

为建成水稻“基因库”,晨兴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两年前,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还是一片林地。”汤杰介绍,通过土地流转,这里建成了一期165亩的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

“刚开始村民还不太理解,认为搞一个试验基地,没有什么产出效率。”汤杰介绍,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的想法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经过不断试验,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研发出“南粳46系列”,香气宜人、口感软糯,价格与产量都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村民尝到甜头后,对家门口的“基因库”也从怀疑转为支持。

“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河塘收储等方式,流转450亩土地,建设二期创新试验基地。”汤杰介绍,二期“基因库”将扩大试验水稻品种范围,研发出更为优质的水稻品种。

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基因库”的建成,还带动了乡村旅游业。随着抖音、快手等各直播平台播放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国庆假期,汤杰已接待多批游客,一遍又一遍介绍他们村的“基因库”。

“我们在考虑发展民宿、餐饮等产业,带动更多的游客来‘基因库’旅游、参观。”汤杰说,未来会规划以水稻试验基地为主题的乡村游产品,丰富“基因库”的“科普游”内容。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