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河桥镇:惠民工程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来源: 时间:2021-10-13 点击数: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河桥镇以“生态立镇、产业强镇”为主线,以“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为抓手,聚焦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党建工作,聚力实施惠民工程,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聚力特色塑造 发掘生态“聚宝盆”

河桥镇位于盱眙县西南部,这里多丘陵,祖祖辈辈居住在此的村民习惯在丘陵上放养黄牛。2017年开始,河桥镇引导农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产业化模式,重点培育肉牛养殖示范园建设,以点带面在全镇推开,带动黄牛产业大发展。目前,全镇共形成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3家,养殖专业村3个,养殖示范户50余家,全镇黄牛存栏量超过4000头,从事黄牛养殖人员达300多人,年产值近亿元,形成了镇有示范园、村有示范片、组有示范户的产业发展格局。

 

河桥镇立足“实现山水融合、河湖相通,将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现实转化路径”的发展思路,以乡村振兴为抓手,进一步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大文章,全力打造特色“农”字号品牌,继续举办富民牛肉节,放大仇集牛肉、瑞香麻油品牌影响力,聚集高效林果、中药材、黄牛养殖等农业产业,规划打造黄牛基地,引进建设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同时,加快七里湖候鸟保护区、玉泉湖景观长城等一批农旅结合体项目建设,扶持培育一批具有河桥特色、乡村风味的市场主体,逐渐将镇内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聚力民生改善 增强百姓“幸福感”

青山叠翠,万物并秀,田畴似锦,一幢幢江淮风格的小别墅错落有致。这是河桥镇清平山庄新型农村社区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河桥镇新建600平方米便民服务中心,包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为居民提供文化宣传场所、服务场所与活动空间。该镇绿化采用碧根果、枇杷等乡土适生树种、经济树种,避免了乡村景观“城市化”“公园化”。

近年来,河桥镇着眼“坚持以群众的现实需求为导向,打造诚信政府,彰显为民情怀”的工作要求,坚持文明城市创建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驾齐驱,推进镇区农贸市场道路黑色化工程,修建河桥战斗纪念碑广场和政府休闲广场,新增垃圾分类亭,进一步完善镇域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龙泉村、河桥社区、黄龙村省级示范村创建。河桥镇坚持把农房改善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一把手”工程,主动对标美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标准,统筹推进清平山庄二期、龙泉打石山小区、黄龙社区等项目建设,并以农房改善项目点为圆心,规划“家门口就业”,统筹做好后半篇文章,让农民住得放心、住得舒心、住得暖心。同时,河桥镇倾力解决医疗、社保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现代化河桥中心卫生院建设,进一步拉高民生保障底线,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凝聚基层合力 点亮党建“指明灯”

 

河桥镇聚焦“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要求,以书记党建项目为抓手,加快实施玉皇山村村部新建工程,逐步推进朱刘村、仇集社区等村部的改造扩建,持续推广红色“影院式”活动广场作用,纵深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硬件保障。

河桥镇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梦想小屋”改造项目,完善“事实孤儿”关爱帮扶体系,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将服务由留守儿童向独居老人延伸,打造河桥党员志愿服务“金”字品牌。通过持续开展“党员联户”等党员活动,重点打造“夕阳红”“先锋护学岗”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老党员和退休老干部余热,弘扬党员正能量。此外,河桥镇定期举办“乡村振兴论坛”,坚持“经验共享、问题共解、整体联动、互相促进”,以优质创新的党建工作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