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姜堰区俞垛镇:“党建+人才”驱动经济新发展

来源: 时间:2021-10-19 点击数:

为最大程度融聚人才资源,释放人才红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俞垛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抓“招商引才”关键切口,专攻经济发展重要靶点,拓展“党建+”外延,实施“人才+产业兴镇”战略,加大人才引育留用力度,激活经济发展硬实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充实人才智库,让招商有“乘”效。今年以来,俞垛镇党委深耕“一把手”人才项目,创新推进“大放E才”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银光剂·拨亮俞垛经济”银发人才品牌培育,对镇村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乡贤能人等进行拉网式摸排,分类建立“大放E才”百人强队、“银光剂”招商引才智囊团。重点吸收李鑫、陈培峰、梅洁、亓士超等13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葛扣林、张立、杨启祥、王国平等10名经济骨干“银”才。他们既是俞垛发展的实践者、建设者、见证者,又是“招商引才”的“宣传员”“服务员”“战斗员”。“大放E才”项目成功引进贝壳文化、强网贸易、翰安传媒等3家电子商务公司入驻,“银光剂”招商引才智囊团先后收集“新能源材料项目、新型节能建材项目、绿色环保电镀转型项目、智能电机制造项目、医药用品生产基地”等50余条有价值的招商线索,同时赴上海、浙江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引才活动。

 

搭建服务平台,让引智放“搭”招。策应省市区方针政策、工作重点,邀请党校、人才、科技、经济发展等对口部门,量身定制招商引才、创新创业等专题培训,构筑人才“蓄水池”。建立“人才E家”信息沟通云阵地,启动“姜俞良才”人才培养工程,方便成员学习政策、交流情感、分享心得,同时为外出“招商引智”人才提供配套服务。截至目前,乡贤能人葛扣林帮助招引“泰州成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非金属矿物粉项目1个;张立同志在企业高校间搭起“连心桥”,强化对高技能、高学历人才的发现和招引,摸排联系俞垛籍在外高层次人才20人,引进留学回国人员3人、博士团队电商人才5人;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梅洁引进“里下河地区鱼蟹混养生态示范产业化”创业项目,南京工业大学教授亓士超引进“高活性一价铜基吸附剂调控制备”创新项目。

擦亮先锋本色,让服务走“心”路。围绕俞垛镇发展状况、营商环境和惠企政策等,印发《给俞垛籍在外高层次人才的一封信》,吸引在外乡贤、优秀青年、老干部子女等“群雁”返乡投资兴业,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以推进“人才专员”挂钩服务企业为契机,帮助归俞的成功人士进行手续办理、要素保障、问题解决、政策支持、生态打造等一系列工作,努力将“意向性”洽谈转为“实质性”推进,变为“超越性”落地。企业遇到发展瓶颈时,人才专员冲锋在前。泰州贝瑞克是专门生产红砖的企业,疫情期间,成品积压较多,葛扣林主动发挥关系广、人脉多的优势,为企业助力销售200多万元;有私营企业急需流动资金,张开凤二话不说,与企业负责人一起东奔西走,最终为该企业争取贷款200万元,确保该企业在疫情期间发展资金不断链。对贡献突出的人才通过“先锋E家”微信群、文艺汇演等方式“线上+线下”进行宣传,同时提请镇党委政府予以表彰,增强人才的荣誉感、归属感,营造“党建引领人才孵化”的浓厚氛围。

俞垛镇实施“党建+人才”,点燃乡村人才工作“红色引擎”,让各类人才在三农发展中大施所能,全面释放人才“裂变效应”,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创造力,努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组织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组织拓展、服务延伸、作用聚焦”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才智支撑。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