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漆桥街道:出实招办实事 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高淳漆桥街道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以一系列实招硬招办好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引进新产业 种出致富路
漆桥街道和平村农业产业园里开展了一场特别的课程。农户们时而抬头关注老师,时而认真记下要点,专注的神情不亚于临近考试的学生。原来这是来自南京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在给农户们讲解金银花移栽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培育羊肚菌和金银花是和平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两大重点农业项目。为深入推进项目开展,和平村与南京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村企共建帮扶协议,计划在2021年底前建设60亩羊肚菌和20亩金银花种植基地作为试点,并建成100平方米的烘干房与冷库基地。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保守估计每亩将能创造2000元的集体纯收入。“我们产业园今年引进种植了羊肚菌、金银花,每年不仅能拿到村上给的土地流转费,还能让群众就近务工,一举多得。”和平村农业产业园负责人说。
下一步,和平村将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利用村内闲置土地和剩余劳动力等资源,在2022年计划建设100亩羊肚菌和50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带领村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远。
打造慈善帮扶基地 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致富的路上,绝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漆桥街道双游村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困难群众就业难题,整合街道各条线资源,打造了漆桥街道首家慈善帮扶基地——双游村农民创业园,为困难群众带来致富的希望。
双游村农民创业园慈善帮扶基地2020年建设完成,总占地面积1700多亩,分为创新创业区、农创园艺区、月季花海区、水稻公园区和体育公园区5大功能区,用工需求量大且对劳动者技能要求不高。为更好地进行岗位匹配,双游村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各自然村全面摸排困难家庭情况,根据各困难家庭成员劳动能力评估情况进行双向选择,为他们就近、就地安排合适岗位。截至目前,基地已吸纳附近低收入农户就业60多人,并按照每个困难家庭人员实际工作日给予补助,保障困难群众稳定增收。“村里打造了这个帮扶基地,让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日子越来越好,我感觉有奔头了。”在基地工作的贫困群众马善木说。
抛荒地变希望田野 探索致富新路径
漆桥街道中心村人口2500多,面积3.5平方公里。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小孩。这种情况不仅让“留守”问题凸显,更使村里的土地资源长期闲置,浪费严重。
为真正解决群众的关心事、烦心事,中心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决定用活黄泥塘复垦抛荒地,引进合作社尝试性发展豆丹虫养殖,探索村民致富新路径。
“豆丹虫以食用黄豆叶为生,遇农药即死,所以是纯天然绿色有机食品。现在豆丹虫市场价在30多元每斤,目前村里种植了40多亩,每亩产虫能达100多斤,主要销往连云港,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合作社负责养殖的赵师傅说。
豆丹虫养殖不仅带来了发展的希望,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外出务工的农民能够就近务工。农民赵不猛告诉记者:“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钱,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