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睢宁魏集镇:能人返乡促发展 奏出振兴交响曲

来源: 时间:2021-11-04 点击数:

先发展在异乡,后深耕到家乡,能人创业返乡,成为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经济发展的新潮流。一部分人在外地打拼先富起来,却一直心念归途,当故乡需要他们,无论千山万水,他们如燕子般“归巢”,为家乡奉献付出。推动故乡经济发展、带动乡亲增收致富,是他们共同的期盼。

近日,记者获悉,睢宁县魏集镇卢营村党总支书记卢辉入选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拟表彰先进个人行列。记者见到卢辉时,他正在稻田里与人讨论村里下一步农田旱改水工作开展办法。

卢辉,1973年出生在魏集镇卢营村,曾经在本村村民委员会任职,后外出创业,虽身在外地,但他的心里一直记挂着家乡。2017年听到老书记说村里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放弃在苏州打拼出来的事业,返回家乡,担任卢营村党总支书记。卢辉告诉记者,他是从卢营村走出去的人,在外打拼积累了很多经验,想回来带着乡亲过上好日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理由靠着黄河故道、老百姓却没有收成啊!”回乡以后,卢辉自掏腰包,2017年9月份以每亩地每年650元的承包金,一次性流转土地100亩进行旱改水实验,至今已经连续四年丰产。卢辉说,目前他正在多方对接,计划建设两个泵站,并新建水泥渠,发展高效农业,已经流转土地50亩用于越南小紫薯种植,并将紫薯进行深加工制成紫薯粉丝对外销售;利用王圩社区民俗街上720平方米的门面,和宿迁市湖滨新区兴腾服装厂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

为精准有效引导外出能人回乡,魏集镇全面掌握区域内农村能人家底,完善返乡创业能人信息库,全面梳理镇域各类人才,吸引乡村治理型、创业型能人返乡,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百姓致富,先后创办镇农业、工业公司,筑巢引凤,吸引人才下乡,为镇域发展增添新动能。截至目前,共有下乡人才31人,新增5名能人返乡创业,新增“三乡工程”投资额2.83亿元,项目完成投资额8.96亿元,新增“三乡工程”项目14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新增带动就业人数1300余人。

“家乡营商环境变化也很大,现在不仅要把企业搬回家乡,还要把同行和相关类型的企业也吸引过去,推动家乡发展。”魏集镇居民徐飞生在浙江工作20多年,创业有成后回乡投资,创办的江苏皓特节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是魏集镇今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生产交通工程预埋钢槽。目前,公司在魏集的厂房面积约18000平方米,年计划生产交通工程预埋钢槽500万米,年产值预计可达到6亿元。目前,公司已经接到广州、深圳、徐州、南京等8个城市地铁的订单,订单额5.36亿元。

魏集镇陶河社区的夏雪纯回乡创业,投资1.1亿元在睢宁县魏集镇“三乡工程”示范产业园注册了江苏春晖宠物食品有限公司,带动就业30余人,线上平台和线下市场年销售额可达1.2亿元,产品荣获“江苏省质量信得过产品”荣誉称号。

“目前,魏集镇在积极对接有投资意向的能人返乡创业,已有西瓜育苗和鱼塘养殖两个农业项目正在洽谈,镇里将积极对接,做好项目落地和服务工作。”睢宁县魏集镇党委书记卢力表示,魏集镇会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继续坚持用情招引能人,逢年过节召开恳谈会、建立微信群,陪同返乡人员看家乡的发展变化;用荣誉留住能人,设最优贡献奖、最美家乡人才奖、优秀乡村人才奖,对评选出的获奖者进行表彰,宣传推介乡村振兴先进典型事迹,增强乡村人才荣誉感和自豪感;用政策助能人发展,通过加强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厂房免租、优质服务等方式,进一步推进“三乡工程”工作,走出一条具有魏集特色的发展道路。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